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选段,回答问题。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

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合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曲调传遍街头巷尾

​。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都要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惯例。

( 1 )划线句“这几乎成了惯例”中“这”指的什么?

( 2 )作者在向我们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时,融入了自己的赞美之情。从这段话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请把这些词语抄在下面。

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音乐之都维也纳

答案:

( 1 )

维也纳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乐。


( 2 )

优雅轻快、悠扬、芬芳、飘逸、回荡、优美。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一罐水

100多年前,法国军队侵占了西班牙。一个炎热的夏天,在一个干旱的地区,西班牙人在井里下了毒,不让法国侵略者喝水。有一小队侵略军在上尉维龙的带领下,到处找水喝。走了很多路,冲进一个小屋。屋里有位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冷冷地盯着他们。士兵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上尉命令:“搜!”士兵们到处乱翻,找到一罐水,一拥而上,争夺水罐。上尉命令他们放下。走过去,看了看满罐的清水,觉得喉咙像火烧似的,恨不得捧起来喝个精光。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倒了一杯,递给妇女说:“请你先喝!”妇女接过杯,看了看怀里的孩子,把水喝光了。维龙又倒了杯水递给女孩:“你也喝一点!”母亲缓缓接过杯子,亲亲女儿,用西班牙语低声说:“孩子,为了妈妈,喝吧!”女儿也喝了半杯水。上尉见此,倒了满满一杯,一饮而尽。士兵们也都喝了。一罐水很快喝光了。他们坐下休息,不料一个接一个倒地而死。妇女和孩子也死了。原来妇女早已在罐中下了毒。

人们都钦佩这母女俩的爱国精神。西班牙解放后,大家为她们建了一座高高的纪念碑。

( 1 )根据短文内容理解词语。

一拥而上:________。

一饮而尽:________。

( 2 )“上尉命令:‘搜!’”表现了侵略者行为________(果断 粗暴);西班牙妇女冷冷地盯着他们,说明她对侵略者的________(憎恨 冷淡)。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反映了侵略者的________(狡猾 无耻)。

( 3 )短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 4 )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情感?

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内阅读。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了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 1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 2 )找出文中的拟人句。

( 3 )文中的“老汉”和“小伙子”是什么关系?从哪儿可以看出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一生 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想_____人总是要死的_____有的重于泰山_____有的轻于鸿毛_____我如果就这样死了_____不是比鸿毛还轻吗_____我一定要活下去_____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_____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 1 )选出括号里用正确的词语,并说清理由。

了此________(一生 残生)

( 2 )在横线上标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他想________人总是要死的________有的重于泰山________有的轻于鸿毛________我如果就这样死了________不是比鸿毛还轻吗________我一定要活下去________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________

( 3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他“悲”的是________,“愤”的是________。
( 4 )朗读画线的句子,应读出________的语气,突出“________”一词。
( 5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重于泰山”的意思是________,“轻于鸿毛”的意思是:________。
( 6 )司马迁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作的?发挥想象写几句话。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