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 1 )“眼前的一穗”指________,“最大”的“追求”指________。“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又指________。
( 2 )文中把人生比作________,把________与追求最大的理想相联系。
( 3 )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句中“麦穗”加引号表示________。

①引用原文 ②着重论述 ③特殊含义

( 4 )“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请你围绕这一句话联系自己的学习体会写一段话。

考点:

语段阅读 最大的麦穗

答案:

( 1 )【第1空】出现在眼前的机遇或当前的任务
【第2空】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第3空】把握出现在眼前的机遇,完成当前的任务
( 2 )【第1空】在麦地中行走
【第2空】寻找最大的一穗
( 3 )【第1空】③
( 4 )一个人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但更需要抓住眼前出现的机遇,实实在在地做好当前的任务,这样就不会错失良机,一事无成。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敬畏生命

张晓风

那是一个夏天长的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州的一个湖边。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我当时没有十分注意,只当是偶然风起所带来的。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情况简直令人吃惊。好几个小时过去了,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整个下午,整个晚上,漫天都是那种东西。第二天情形完全一样,我感到诧异和震撼。

其实,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吹动纤维播送的。但也只是知道一道测验题的答案而已。那几天真的看到了,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

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

我至今仍然在沉思之际想起那一片柔媚的湖水,不知湖畔那群种子有哪一颗成了小树,至少,我知道有一颗已经成长。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荫,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 1 )“敬畏”的近义词是什么?在这篇文章中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 2 )认真阅读文章,找出作者的心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令作者感到诧异和震撼的是:________。

令作者敬畏的是:________。

( 3 )理解画线句子的意思。
( 4 )你遇到过令你敬畏的场景吗?写下来,和同学们共同分享。

2、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的老师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

右嘴角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________(A.发现 B.观察 C.观测 D.察觉)这一点啊。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

今天想来,她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 1 )请在文中横线上填入词语的正确序号。
( 2 )找出短文中点题的句子。
( 3 )“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这里“温柔”侧重写________特点,“美丽”侧重写________特点。
( 4 )下列对文章各句的理解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抒发了“我”对老师的理解和热爱之情)
B: “今天想来,她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句中“接近”和“爱好”的位置可互换,换后也能很好地抒发“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C: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好像”的意思是只不过做做样子,不是真要打。)

3、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内阅读运用。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一声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阁振三:“你认识他吗?'

阎振三摇了摇头。他那披散的长头发中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

()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先把手枪夺过来()

(作者:李星华)

( 1 )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 2 )“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这句话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用________来比喻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3 )敌人派出了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只为了抓 ________,表现出他们的心虚。
( 4 )找出与课文中“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用“________”画出来。
( 5 )从李大钊被捕时的过程看,敌人是心虚的、残暴的,主要表现在:

①语言上: ________。

②人数上: ________。

③神态上:________。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