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 1 )选文最主要运用了________描写的方法。( )
A: 语言
B: 动作
C: 心理
( 2 )用文中划线的词语造句。
( 3 )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 4 )如果让你选择的权利,你愿意做一个表面上“体面”的人,还是做落花生一样的人?为什么?

考点:

语段阅读

答案:

( 1 )A
( 2 )她虽然表情冷冷的,可是心地很善良。
( 3 )做人要朴实,要做有用的人,要对社会、对他人有好处。
( 4 )我愿意做一个像落花生一样的人,因为它虽然很普通,但是很有用,我们都是一个普通的人,但是我们要像花生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专项训练。

八仙过海

一天.八仙兴高采烈地来到蓬莱阁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对众仙说:“都说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景致秀丽.我等何不去游玩、观赏?”众仙齐声附和,并约定渡海不得乘舟,只凭个人道法。

八位仙人聚到海边,个个亮出了自己的法宝。逍遥闲散的汉钟离,把手中的芭蕉扇扔到大海里,那扇子大如蒲席,他醉眼惺忪地跳到迎波踏浪的扇子上,优哉游哉地向大海深处漂去。清婉动人的何仙姑紧随其后,将荷花往海里一放,顿时红光四射,花像磨盘。仙姑亭亭立于荷花中间。风姿迷人。众仙谁也不甘落后。吟诗行侠的吕洞宾、倒骑毛驴的张果老、隐迹修道的曹国舅、振靴踏歌的蓝采和、巧夺造化的韩湘子、借尸还魂的铁拐李纷纷将宝物扔入海中。

八仙邀游。海面顿时巨浪滔天,这震动了东海龙王的宫殿。东海龙王怒不可遏,率兵出来干涉。八仙据理力争。与之抗辩,东海龙王命令虾兵蟹将抢走蓝采和。众仙大怒,各显神通。酣战之际,恰巧南海观音从此处经过,便喝住双方。一番调解后,东海龙王放出蓝采和。八仙拜别观音,乘坐龙舟,乘风破浪,遨游而去。

( 1 )阅读短文,了解了故事内容,可以详细复述故事。按故事发展顺序排列下列图片。

( 2 )八仙过海时使用的法宝各不相同:汉钟离用________,何仙姑用________,吕洞宾用宝剑,张果老用毛驴,曹国舅用玉板,蓝采和用花篮,韩湘子用横笛,铁拐李用葫芦。文中抓住汉钟离的________、________详细描述了他使用法宝过海时的情形。除文中所写之外,请你任选一位仙人,结合他使用的法宝,展开合理想象,依照文中的写法写一写。
( 3 )要想把故事讲得更精彩、更生动,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复述,如为故事增添更生动的情节、以主人公的口吻讲等。下列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合理补充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的热闹场景
B: 合理补充众仙大怒,各显神通,上前厮杀的情景
C: 展开想象,再加一仙。使渡海时和激战时的情节更丰满
D: 以汉钟离的口吻讲述故事的具体情况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海的呼吸

大海会呼吸吗?是的,它呼吸时威风凛凛,令人生畏。你到海边去看看,那海浪一起一伏地涌向岸边,飞溅起朵朵浪花。要不了多少时间,原先你站立的那片沙滩就被水浸没了,沙滩和岩石都不见了。几小时以后,海水悄悄地退了回去,你曾留下脚印的地方又显露出来。

海水这种按时涨落的现象,就是大海在有节奏地呼吸,而且天天如此,年年不变。它的名称叫“潮汐”。

海水永不停息地一涨一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钱塘江入海口附近曾放置过装满12吨重石块的铁丝笼,可是在一次海潮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能不能利用海潮这匹烈马呢?人们用实际行动作了肯定的回答。早在1912年,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电站。

有人作过计算,如果把地球上的潮汐能都利用起来,每年可发电12400亿度,相当于110座葛洲坝水电站的发电量。

( 1 )仿写成语。

无影无踪 无________无________ 无________无________

无________无________ 无________无________

再任意选择一个写一句话。________

( 2 )大海的“呼吸”叫________,它的特点是________。
( 3 )读一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注意划线的词,想一想,能不能删掉?理由是什么?
( 4 )这篇短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填序号即可)

①举例子 ②列数字 ③打比方 ④下定义 ⑤作比较

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天地。

特殊的面试

经过一轮轮筛选后,我们五个来自不同地方的应聘者终于从数百名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进入最后一轮面试的佼佼者。我们五个人,彼此各有所长,势均力敌。谁都可能被聘用,谁都可能被淘汰。正因为这样,最后一轮的角逐更具悬念,更显得激烈和残酷。

早上9点钟到达面试现场。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前半个小时赶到了。忽然,一个青年男子急急忙忙地赶来了。我们纳闷地看着他,因为在前几轮面试中都不曾见过他。他似乎有些尴尬,然后主动自我介绍说,他也是前来参加面试的,由于太粗心,忘记带钢笔了,问我们是否带着,想借来填写一份表格。我们面面相觑。本来竞争就够激烈的了,还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竞争岂不更加激烈?要是不借笔给他,那不就少了一个竞争对手,从而加大了自己成功的可能?我们几个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终于没有人出声,尽管我们身上都带着钢笔。

稍后,他突然瞥见了我口袋里夹着的钢笔,脸上掠过一丝惊喜:“先生,可以借给我用用吗?”我一下子手足无措,结结巴巴地说:“哦……我的笔……坏了。

这时,我们五人中那个沉默寡言的“眼镜”走了过来,递过一支钢笔给他,礼貌地说:“对不起,刚才没墨水了,我掺了点自来水,勉强可以写,不过字迹会淡些。”

他接过笔,十分感激地握着“眼镜”的手,弄得“眼镜”感到莫名其妙。我们四个则轮番用白眼瞟了瞟“眼镜”——埋怨他给我们增加了竞争对手。

规定的面试时间过去了20分钟,面试室却丝毫不见动静。我们按捺不住,去找有关负责人询问。谁料里面走出来的却是刚才借钢笔的青年人,他拍着“眼镜”的肩膀微笑着说:“结果已见分晓,这位先生被聘用了。”他看了看我们4个人,说:“作为一家处在发展中的公司,我们不愿意失去任何一个人才。但是很遗憾,是你们自己不给自己机会啊!”

啊,怎么会是这样?

( 1 )解释词语。

①势均力敌——________

②莫名其妙——________

( 2 )根据短文意思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进入最后一轮面试的共有5个人。

②向我们借钢笔的青年人是临时增加的面试者。

③5个面试者谁都没借给青年人钢笔。

④最终被聘用的是借给青年人钢笔的戴眼镜的应聘者。

( 3 )文中画线的句子描写了“我们”的( )。
A: 语言
B: 动作
C: 心理活动
( 4 )如果你就是这个公司的负责人,请写出你录取“眼镜”而不录取其他人的理由。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