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狗熊
你见过狗熊吗?它长得可好玩了。你看它,膀粗腰圆,身上长满了黑色的毛,又密又长。狗熊走起路来毛和肉一起颤动,胖得实在滑稽。它的脑袋像一个大毛球,上面却长着尖尖的耳朵,小小的鼻子,一对水晶球似的小眼睛。更有趣的是那条毛茸茸的小尾巴,在它身上摆来摆去,与它那肥胖的身体相比,实在不相称。
听爷爷说,狗熊原来也有一条非常漂亮的大尾巴。因为它听了狐狸“尾巴能钓鱼”的鬼话,冬天到河边用尾巴去钓鱼,被冻在河里,猛一起身,尾巴挣断了。从此,它只剩下一条小尾巴了。多笨的狗熊呀!
狗熊还又馋又懒。有一次,爸爸带我到狗熊园去玩。我特别喜欢看狗熊敬礼,开始我逗了很久,他都一动不动。可是当我________出面包时,它的眼睛立刻紧紧地________上了面包,看上去都要________出口水了。这时我挥舞着面包________它给我敬礼,它才慢慢地________起前爪在头前一摆,就算敬过礼了,________得大家直笑。等它吃完面包以后,我再叫它敬礼,它就又理也不理我了。
你说,它哪是笨呀!
逗 叫 拿 流 举 盯
( 2 )“狗熊还又馋又懒。”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拿; 盯;流;叫;举;逗
( 2 )【第1空】承上启下
( 3 )从形态(膀粗腰圆,身上长满了黑色的毛,又密又长)、走路的姿态(毛和肉一起颤动)、脑袋和器官、小尾巴等几方面。
( 4 )多笨的狗熊呀! 你说,它哪是笨呀!
1、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理解
孟母三迁
孟子名叫孟轲(kē),是战国时期的大教育家。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历史上有“亚圣”的称号。
孟子的父亲去世很早,对孟子的教育,可费了他母亲不少心血。
盂子五岁时,跟他母亲住在城外公墓的旁边。这里经常有人送葬、筑坟、祭吊、哭泣……起初,他和小朋友站得远远地看热闹,时间一长,也就看熟了。孟子和他的小朋友也做起了送葬的游戏:用泥巴做棺材,再做个泥人放在里面,两个小朋友在前面抬,孟子和另外几个跟在后面哭咿咿(yī)唔唔(wú)地唱起丧歌……孟子的母亲看到他们的这种游戏,心里很发愁:这可怎么得了,将来能成个什么样的人哪!于是,她决定搬家。
孟子的家搬到城里来了,在一个市场的旁边。市场可热闹了,从早到晚,人来人往,买的、卖的,男的、女的,什么人都有。粮食、蔬菜、水果、器皿、鱼、肉……各种东西都有。孟子高兴极了,成天在人群里转来转去,骗人的、打架的、偷东西的、投机取巧的,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没过几天,盂子对这一切就熟悉了。他母亲见此状况心里又很难过:孩子成天不学好、可怎么得了,将来会变坏的。于是,她决定再次搬家。
这次孟子的家搬到了学堂旁边,他渐渐地对学堂发生了兴趣。每天看到学生很 早就来上学,见了老师还鞠躬。有时,老师领着学生演习各种礼节和仪式,孟子看会了,也就跟着做起来,见了老师便鞠躬。学生演习礼节和仪式,他就模仿;学生唱歌,他也跟着唱……孟子成了一个彬(bīn)彬有礼的孩子了。
孟子的母亲看到儿子的进步,情不自禁地笑了。
( 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情不自禁:________
彬彬有礼:________
①中国古代有两个很有名的大学问家、教育家,人称“孔孟”,“孔”指的是________,名叫________;“孟”指的是________,名叫________。
②孟子总共搬了三次家,第一次住在________,第二次住在________,第三次住在________。
( 3 )按要求改写句子。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
①改成“把”字句:________
②改成“被”字句:________
2、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我想和你们一样
她叫蒂娜,是我的学生。她的脸上总是带着明朗的笑容,这样的笑容出现在她的脸上是很不寻常的,由于大脑麻痹而产生的肌肉僵硬,蒂娜很难控制自己的身体。同学们时常看到她扶着助步架艰难地在学校拥挤的走廊上挪动。
那天,我布置了不少作业,其中一项是背诵一首题为“不要放弃”的三节诗,我只为这项作业定了10分,我猜想大多数学生不会去背诵它。在我自己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如果老师布置只值10分的家庭作业,我多半会自动放弃。好奇心让我想测试一下,看到底有多少同学背了这首诗,看今天的学生是不是也像当年的我。
到了检查作业的那天,我走进教室,一抬头,看见了蒂娜,她脸上的笑容与平日有些不一样,仿佛多了一份担心。
“不必担心,蒂娜。”我在心里说,“它只值10分。”翻着花名册,我让学生们依次背诵。果然被我料中了,他们一个个都背不出这首诗。
“对不起,克劳斯先生。”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有一个居然不小心把心声说了出来:“就10分嘛!”我真有点儿哭笑不得,于是半开玩笑地宣布,下一个不能完整背出这首诗的学生必须趴在地板上做三个俯卧撑,这是我从我的体育老师那里学到的惩罚手段。
意外的是,下一个学生是蒂娜,蒂娜开始费力地一字一字地背诵起来,她在第一小节的末尾犯了个错误,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她就费力地走到讲台上,随即把助步架扔到了一边,伏在地板上开始做俯卧撑,我震惊极了,几乎想说:“蒂娜,我只是说着玩儿的!”可又觉得不妥当。犹豫间,她已经扶着助步架,重新站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继续她的背诵,她完整地背完了这三节诗。
她背完之后,一个同学好像从震惊中苏醒过来一样,有点儿迷糊地问她:“蒂娜,你为什么要那么做呢?这项作业才10分!”
蒂娜一字一顿地说:“因为我想和你们一样——做一个正常人。”
那天,蒂娜得到了属于她的10分,同时,她也得到了其他同学的喜爱和尊重。
( 1 )下面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A.外貌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①蒂娜一字一顿地说:“因为我想和你们一样——做一个正常人。”(________)
②她就费力地走到讲台上,随即把助步架扔到了一边,伏在地板上开始做俯卧撑。(________)
③“不必担心,蒂娜。”我在心里说,“它只值10分。”(________)
( 2 )既然知道大多数学生不会去背这首诗,“我”为什么还要布置这项作业? ( )3、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杨布打狗
从前,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哥哥叫杨朱,弟弟叫杨布。兄弟俩从小饱读诗书,对书法、绘画和诗歌很感兴趣,也交了不少这方面的朋友。
有一天,杨布换上一身干干净净的白衣服出门去拜(访 仿)朋友。不料,途中下起了倾盆大雨,杨布没有带伞,四周又没有可以(辟 避)雨的人家,只好顶着大雨赶路。
等他到达朋友家时,已经浑身湿透,成了一只落汤鸡。朋友看到杨布这个样子,赶紧给他拿了一套黑色的干衣服,叫他换上。杨布在朋友家受到了款(代 待),不知不觉天快黑了,那身白衣服还没有干,杨布只好穿着朋友的黑衣服起身告辞,(蹋 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快要到家时,突然窜出一条狗,朝着杨布狂吠起来。由于杨布换了一套衣服,狗已经不认识自己的主人了,一边狂吠,一边准备朝杨布扑过去。杨布十分生气,操起一根结实的木棒就朝狗打去。
杨布的哥哥杨朱闻声赶出来,立刻喝住了狗,然后对杨布说:“你也不必打它。狗认不出你,也不完全是它的错啊!你白天穿着白衣服出门,到了晚上回来又换成了黑衣服,别说是条狗,哪怕是一个熟人,也未必一眼就能辨清啊。”
杨布觉得哥哥说得有道理,于是放下了手中的木棍。
(选自《世界最美的经典寓言》,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 )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拜(访 仿)________
(辟 避)雨________
款(代 待)________
(蹋 踏)上________
( 2 )“倾盆大雨”形容________。像这样形容雨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