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第9车厢
[俄]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一位读者为我讲述了下面的故事。
他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买了第9车厢车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的车票。
列车在下一站停了3分钟。买第9车厢车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按顺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地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他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儿,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地朝第1车厢跑去。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列车长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趟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后,通知了下一站:“摘掉第9车厢!”
当时已是半夜,负责摘车厢的人也是正常人,也会从一数到九。他们数到前一节第9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列车长再一次松了一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可后来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列车怎么停这么长时间呀?”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笑出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火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乘客本是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
( 1 )梳理文章内容,根据起因、经过、结果补全下面的情节。________→再次售票,列车长安顿乘客→________→摘掉前一节第9车厢→________
( 2 )文中三次写到列车长松了一口气,请根据上下文,发挥想象,分别写一写列车长当时的心理。第一次松了一口气:________
第二次松了一口气:________
第三次松了一口气:________
( 3 )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读来令人发笑,其中哪个地方让你感觉最好笑?为什么?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第1空】火车挂了两节第9车厢
【第2空】列车长发现有两节第9车厢
【第3空】装满乘客的第9车厢被遗留在大草原上
( 2 )【第1空】我终于在列车发车前把乘客们安顿好了。
【第2空】哦,原来问题在于列车挂了两节第9车厢。
【第3空】这次摘了第9车厢,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
( 3 )我觉得乘务员第三次来找列车长说自己的车厢一个人也没有时最好笑。因为列车长在之前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且已经解决了问题——摘掉了第9车厢,本想着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乘务员又来了。
( 4 )①要注意沟通的有效性。如列车长说摘掉第9车厢时,应该表述更明确一些,指明摘掉后一节第9车厢,就不会有后面的麻烦了。②做事情不能想当然,不能依赖于惯性思维,应该实地考察,考虑周全。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两兄弟一起去旅行,走累了就躺在林中休息。起身时,在身旁发现一块石头,上面写着:“发现这块石头的人,要在傍晚前走进森林。那里有一条河,游过河到对岸去,那儿会有一只母熊和它的宝宝。抱走小熊,然后头也不回地跑到山顶。山顶上有一间房子,在那里,幸福正等着你。”
读完石头上的字,弟弟说:“走吧!我们按石头上说的那样去尝试一下,然后一起拥有幸福。”“我不想这么做。”哥哥说,“而且,我劝你也别这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最重要的是,石头上的字并没有告诉我们会得到什么样的幸福。可能等在那里的,并不是我们所希望得到的呀。”
“你错了。”弟弟说,“那些话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在石头上,而且它说得相当明白。依我看,第一,试一试不会有什么害处。第二,如果我们不去尝试,我们什么也得不到,别人反而会捷足先登。第三,在这世上,不努力就不会有成功的机会。第四,我不想让别人认为我是一个胆小的人。”哥哥说:“俗话说得好,一鸟在手胜过两鸟在林。”“可是,____________”弟弟争辩道。说完,弟弟径直向森林走去,哥哥则留在原地。
进入森林不久,弟弟看见了那条河,他游过河,到了对岸。果然有只母熊在那儿休息,他偷偷抱走小熊,头也不回地往山顶跑。当他到山顶上那间房子的前面时,里面就有人迎出来让他上了一辆马车。马车很快就到了一座城里,人们让他当那里的国王。他在那里统治了五年,到第六年,比他强大的邻国国王发动战争,他的城被占领了,他也被放逐了。
弟弟变成了一个流浪汉。有一天,他来到了哥哥的房子前。哥哥仍住在那里,没有变得更富有,也没有变得更贫穷。他们很高兴地见了面,说着在森林里分开后的经历。哥哥说:“你看到了吧?我说得没错。我在这里过着平稳而安宁的生活,而你呢,你虽然当过国王,但也遭受过太多苦难。”弟弟回答:“我不后悔进入森林和跑上山顶。我现在是一无所有,但我有美好的回忆,而你却没有。”
( 1 )下列句子是第二自然段横线处哥哥说的话,请重新排序,将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里。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再说,就算那些话可信,但你想想,等我们走进森林,天已经黑了,我们会迷失在森林里,不容易找到那条河。
B.首先,谁晓得石头上的话是不是真的?也许它只是开个玩笑。
C.就算我们成功了,也不可能一口气跑到山顶。
D.就算游过去了,要从母熊身边抱走小熊,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E.就算找到那条河,如果河面宽阔、水流湍急,怎么游过去呢?
( 2 )结合故事内容,我知道了“一鸟在手胜过两鸟在林”的意思是________。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 1 )“化险为夷”中“险”和“夷”是一对反义词,再写出类似的两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博士从美国回到了祖国。到达北京的第二天,他就带着全家人来到天安门广场。望着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他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
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获得博士学位,成了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专家。在他的导师冯·卡门教授指导下,他在火箭研究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他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并负责航空新技术的研究。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他都有了。
但是,当他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一切。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美国当局听说钱学森想回国,十分害怕,害怕他带回航空新技术,使新中国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就采用了卑鄙的手段迫害他。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
这样,他坚持斗争了5年。他的斗争得到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更得到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极大关怀。敬爱的周总理对钱学森十分关心,亲自过问他的情况,并指示参加中美两国大使级会晤的中国代表,在会晤中提出钱学森博士回国的问题。
1955年,这场外交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美国政府被迫同意钱学森回国。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登上了返回祖国的轮船,10月8日到达广州。他含着幸福的泪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 1 )读画线的句子,说说“一切”指什么?从这些句子你读懂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