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新型玻璃》理解。

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没有一点儿损坏,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 1 )根据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写出词语。

( 2 )用“‖”把这段话分成两层,并写出层意。

( 3 )说说“夹丝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新型玻璃

答案:

( 1 )

安然无恙。


( 2 )第一层:(1、2句)讲夹丝玻璃的特点。

第二层:(3句)讲夹丝玻璃的作用。


( 3 )

特点:非常坚硬,藕断丝连;作用:高层建筑采用,安全。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美丽的晕

①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录下来。而欧洲人直到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③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的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④探空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⑤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天中就曾出现过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80%。

⑥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小时—36小时内会出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⑦美丽的学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 1 )第③段中的“这一发现”指的是( )
A: 阳光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B: 对晕的成因作出科学解释的实验。
C: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这种光象。
D: 折射角不同,它们才显出各自的本色。
( 2 )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晕是阳光经过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
B: 晕是光线经过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
C: 晕是阳光经过空气的反射形成的。
D: 晕是光线经过空气的反射形成的。
( 3 )第⑥段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 作比较 列数字
B: 作诠释 列数字
C: 作诠释 作比较
D: 分类别 列数字
( 4 )本文依次从哪几方面来说明晕的?下面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解说概念 追溯历史 解释成因 说明作用
B: 解说概念 追溯历史 记述实验 划分种类
C: 描摹色彩 解说概念 解释成因 说明作用
D: 描摹色彩 记述实验 解释成因 划分种类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理解。

与其恨,不如爱

地处瓦拉纳西东部的瓦拉纳西火车站,一直是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乡村小站,每天只有三四辆列车从此经过。而在1968年9月24日这一天,这个小站却一夜成名,令整个印度为之震惊。

瓦拉纳西的“成名”源于一场惨烈的车祸。这天傍晚时分,一列火车缓缓驶来,即将进站。但就在这一刻,司机发现,指挥行车的信号机架上爬满了蜜蜂。为了看清显示的信号,司机便探身窗外,仔细观望。不料他刚睁大眼睛,一只蜜蜂突然飞了过来,盘旋几圈后落在了他的脸上。

可恶!也许当时司机心情很不爽,一边咒骂一边挥起了巴掌。

这绝对是一个足以致命的错误。

司机毫不费力地拍死了蜜蜂。然而,不等死去的蜜蜂落地,司机已惊得目瞪口呆:只见成千上万的蜜蜂黑压压地扑来,争先恐后地飞进机车,疯狂地刺他的脸、脖子和手臂。顷刻间,他裸露在外的皮肤上爬满了复仇的蜜蜂。

司机疼痛难忍,视线也一片模糊。好在失去意识前,他拼命拉下了刹车杆。但强大的惯性依然驱动列车闯入车站,撞上了停在同一条轨道上的列车。灾难就此发生,5节车厢倾覆,300多人非死即伤。

惨剧发生后,印度铁路部门马上组织专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是那只被司机拍死的蜜蜂惹的祸。这种蜜蜂死亡时会发出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激素信息,附近的蜜蜂接到信息,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战队”,以最快的速度发动猛攻。

得出结论不重要,重要的是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为此,铁路部门开始向社会征集有效的补救措施。有人提出,将瓦拉纳西周边的树全部砍掉,清理出隔离带;也有人建议,调集大批消防人员,喷洒农药,剿灭蜜蜂,捣毁沿线树丛里的所有蜂巢,永绝后患……这些方案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执行起来非常困难,还不一定能收到预期效果。论来论去,相关部门始终没有敲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件事慢慢地被搁置下来。

就在瓦拉纳西事件发生的第四年,一个小男孩的举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每年春天,小男孩都会背一书包花籽,撒种在距离瓦拉纳西小站铁路线百米远处。每年夏天,花开缤纷,清香扑鼻,成群结队的蜂蝶都被吸引过去了,连蜂巢也搬到了那里。更出人意料的是,在当年那个司机探出头观望的地方,小男孩还竖起了一块警示牌:“嗨,不要打它。”

过往的司机都清楚,它,指的是蜜蜂。

小男孩说,蜜蜂只有在感觉受到威胁时才会攻击“敌人”。我们给它花蜜,爱护它,做它的朋友,它就不会攻击我们。小男孩还说,他的父亲也在那场车祸中遇难,永远离开了他。

与其剿杀,不如呵护;与其恨,不如爱。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很多时候,却往往被我们忽视。

(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切实可行:________

永绝后患:________

( 2 )瓦拉纳西火车站的事故是怎么发生的?请简要概括。
( 3 )文中下划线的词语“这些方案”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具体列出“这些方案”?
( 4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小男孩最可爱的地方。
( 5 )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6 )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对“与其恨,不如爱”的理解。

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草原

这里的天格外蓝,空气也特别清新。白色的羊群在绿草地上悠闲地散步,就像绿地毯上绣着的白色大花。牧羊人骑着飞驰的骏马,挥舞着羊鞭,唱着那动听的牧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嘹亮的歌声,传四方。啊,美丽的大草原上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 1 )在文章中找出一组意思相近的词语。

( )-( )

( 2 )根据词意,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清爽新鲜 ( )

生命力旺盛 ( )

( 3 )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