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 1 )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
( 2 )在作者的心中,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等都是怎样的?
( 3 )作者这样写,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心情?
( 4 )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你能找出吗?

考点:

修辞手法 课文内容理解 祖父的园子

答案:

( 1 )【第1空】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 2 )它们都是有灵性的,都是自己作主。过着自由快乐、不受约束的生活。
( 3 )表达了作者自己自由快乐的心情。
( 4 )拟人: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排比: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草原》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 1 )本文一共________个自然段,给每个自然段加个小标题是: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 2 )根据提示,使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作者笔下的草原美景。

a.________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b.________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c.________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d.________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

e.________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f.________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骏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阿芳(节选)

我家里有个童仆,我们姑且叫他阿芳,因为阿芳不是他的名字。由某兑换铺雇来时,阿芳年仅十五,最多十六岁。现在大约十八岁了。但是骨子里还是一身小孩脾气,加上他的绝顶聪明,骂既不听,逐又不忍,闹得我们一家的规矩都没有,主人的身份也不易支撑了。阿芳能为人所不能,有许多事的确非他不可,但是做起事来,又像诗人赋诗,全凭雅兴。大约一星期间,阿芳打破的杯盘,总够其余佣人打破半年的全额。然而他心地又是万分光明,你责备他,他只低头思过。而且在厨房里,他也是可以称雄称帝,不觉中几位长辈的佣人,也都屈服他的天才。也许是因为大家感觉他天分之高,远在一班佣人之上。你只消听他半夜电话上骂误打电话人的口气,便知道他天生是一副少爷的身份。

叫阿芳做事,又是另一回事了。比方叫他去买一盒洋火,一去就是两个钟头,回来带了一只新布鞋及一只送给小孩的蝗虫,但是没有洋火。一收拾卧房,就是三小时,因为至少有一小时须喂笼鸟,或者在厨房里同新老妈说笑。“阿芳,你今年十八岁了,做事也得正经一点。”我的太太说。但是有什么用?还要看他摔破杯盘,把洋刀在洋炉烤焦了,秽箕放在饭台上,扫帚留在衣柜中,而本人在花园里替小孩捉蝗虫。现在我的茶碗没有一副全的了。到了他预备早餐时,厨房里又是如何一阵阵“乒——乒——乓”的声音,因为他相信做事要敏捷。早餐本来是厨子的事,但是不知如何,已变成阿芳的专利。

(有改动)

( 1 )“然而他心地又是万分光明,你责备他,他只低头思过。”这句话中“万分光明”的意思是________,刻画出一个________的人物形象。
( 2 )[考查语文要素]“便知道他天生是一副少爷的身份”中的“他”的真实身份是________,作者这样写,好处是________。
( 3 )根据选段内容,填写表格,然后写出结论。

阿芳做事内容

买洋火

收拾卧室

摆放器具

预备早餐

结果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阿芳是一个________的人。

( 4 )文中表达了“我”对阿芳怎样的感情?

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纽约时,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的确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语又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眷眷”“依依”……都能使受到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读翻译稿的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背诵许多古典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强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

( 1 )汉字的特点是:________。
( 2 )为什么“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