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八达岭西面的山坳里,坐落着一个不起眼的小火车站——西拨子。被子春的一天下午,小站里来了一位军人,他站在磅称前要求托运两箱医用X光胶片。

小站啊,你实在太小,虽然站在纸箱前面的两位师傅都已年过半百,但他们生平还是第一次办理这种物品。

“这胶片易燃吗?”他们相互询问着,随后搬来了文件翻阅,可书上对这种胶片却只字未提,“请示上级车站!”

电话接到南口货运室,回答干脆极了:胶片、胶卷都一样,全是易燃品,不能托运。

军人的鼻子上沁出了汗珠,显然他着急了。他连说带比划地向老师傅们解释:这是一种特殊胶片,并非易燃品。

老师傅被军人的情绪感动了,粗糙的手第二次拿起电话听筒,康庄货运室的电话铃响了,可是回答并不比南口多一丝希望。

军人失望了,他知道路规和军规有着同样的威严,他哑口无声地站在那里。

“唉,您别急,别急!我们站小啊,太小!从没办过,没办过!我们要向国家负责,也要向旅客负责,都得负责!”老师傅们看着包装箱,终于合计出了办法。

电话筒第三次拿起,电流在几百里的干线上掠过,通到了胶片的产地——保定。

“保定车站货运室吗?请回答……”

“……这是安全胶片,可以托运!”

小事的结尾充满了喜悦,充满了歌颂!

哦,小站,你小得像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在祖国的运行图上有多少这样的小站,它们联成了祖国的动脉。

( 1 )为这篇文章选择一个恰当的标题,它是( )
A: 《小站上的故事》
B: 《有这样一个小站》
C: 《胶片终于托运了》
( 2 )联系上下文,选择下面词语的正确意思。

①不起眼:________(A看不起;B形容很小;C不引人注目)

②合计:________(A合起来计算;B盘算;C商量)

( 3 )选择文中的破折号和省略号所表达的正确意思

①“——”:________(A转折;B解释;C延长)

②“……”:________(A省略;B对话中的停顿)

( 4 )根据下面的解释,在文中找出与它相应的成语。

①“一个字也没有说到”——________

②“像哑巴一样不能说话”——________

( 5 )第十一自然段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
( 6 )康庄货运室回答不能托运的理由是什么?
( 7 )文中“祖国的动脉”所比喻的是什么?
( 8 )简要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考点:

词义 标点符号 课文内容理解 一双手

答案:

( 1 )A
( 2 )【第1空】B
【第2空】C
( 3 )【第1空】B
【第2空】A
( 4 )【第1空】只字未提
【第2空】哑口无声
( 5 )两箱医用X光胶片
( 6 )是易燃品,不能托运
( 7 )铁路
( 8 )略

扩展学习

1、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生物老师问_____树叶是什么颜色的_____

_____是绿色的_____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_____

老师又问_____树叶是什么形状的_____

不少同学回答道_____是椭圆形的_____生物老师胸有成竹,并不急于对同学们的回答做结论,而是把他们带上山去,采集各种树叶标本。采集回来,大家把树叶放在课桌上,老师就让大家重新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原来,树叶不仅有绿色的,还有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树叶的形状更是千奇百怪、锯齿形的、针叶形的、扇形的……什么样的都有。

一堂生物课结束了,同学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体会到了一种人生的哲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像“树叶是绿的”那么简单,因而自己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你要认识它,就要到实际中去调查了解,不能人云亦云。

( 1 )在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生物老师问________树叶是什么颜色的________

________是绿色的________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________

老师又问________树叶是什么形状的________

不少同学回答道________是椭圆形的________

( 2 )照样子写词语。

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填空。

开始,同学们认为树叶的颜色只有________,形状仅有________。后来,老师带领同学们上山________。

同学们发现,树叶的颜色是________,形状更是________。

( 4 )给短文加个题目。

2、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①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②“有什么事就说吧.”


③“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④马市长吃罢晚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香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


⑤“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⑥“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道.


⑦“就是您老人家呀!”

⑧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 1 )这篇文章的顺序已经被打乱了,请将段前的序号按正确的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

( 2 )文章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__。
( 3 )文章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________。
( 4 )你认为马市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3、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
绿手指
在法国一个小镇上,有位老奶奶,长着“绿手指”。你可千万别觉奇怪,“绿手指”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
一天,她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的金盏花。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便是棕色,白色的不可思议。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她把自己的想法对儿女们讲了,遭到了一____(致至)反对。大家说:“你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专家都做不到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做到呢?”
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她____(撤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老奶奶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把种子____(精心精致)地收集起来,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挑选颜色最浅的花的种子栽种……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终于老奶奶成功地栽种出白色的金盏花。老奶奶自信地说:“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栽种出来。”
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有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
但愿你我也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 1 )根据短文,选择正确的字词。

一________(致 至) ________(撤 撒)下 ________(精心 精致)地收集

( 2 )按要求摘抄句子。

摘抄文中描写老奶奶精心培育纯白的金盏花的句子。

________。

( 3 )联系上下文,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老奶奶的儿女们反对她培育纯白的金盏花,是因为老奶奶________。决定一个人干下去是因为________。

( 4 )读读文章最后一句话,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 5 )文章的题目是《绿手指》,你觉得好在哪里?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