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这位顶碗少年,当时年龄和我相仿。我想,他现在一定早已是一位成熟的杂技艺术家了。我相信他不会在艰难曲折的人生和艺术之路上退却或者颓丧。他是一个强者。当我迷惘、消沉,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那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打碎的声音,便会突然在我耳畔响起。

( 1 )选择正确的读音

折________(A.qǔ B.qū)

________(A.bàn B.pàn)


( 2 )从文中找到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写在横线上。

差不多——________

( 3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①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________

②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________

( 4 )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考点:

拼音 词义 顶碗少年

答案:

( 1 )【第1空】B
【第2空】B
( 2 )【第1空】相仿
( 3 )【第1空】迷惘
【第2空】渺茫
( 4 )“金边红花白瓷碗打碎的声音”,代表少年在一次又一次挫折失败面前勇于拼搏,坚持不懈的精神。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难忘的启蒙(节选)

那时我还小,不大懂得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后果。后来,当我知道日本侵略者是怎样残忍地虐杀中国的爱国者的时候,我对于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冯先生教国语,也教音乐。她爱穿青竹布的旗袍,有时套一件黑色的马甲,挺精神。小学的校歌就是她教的。校歌的词和调都很美。开头的几句是:“竺山屏于东,湖水环流永无穷。莘莘学子乐融融。术学不尚虚荣,为的是经世致用。……”大概是为了让学生真正学得“经世致用”的本事吧,老师们对我们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严格到有点近乎严厉。那时还没有废止体罚,弄不好,老师会用戒尺打你的手心。

我虚岁六岁就上学了,年纪小,上课时总很规矩地坐在前排,老师们都是蛮喜欢我的。他们无疑说过不少表扬我的话,只是这些我已经无从记忆了;可我还是免不了受到批评乃至惩戒,这方面的情景我倒是至今未曾忘却。

在班上,作文和写大字算是我的“强项”了,然而就是在这两门课上,我也受到过申斥。有一次作文,题目是记秋游。在文章的开头,我说: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几个同学在西街外的草场上玩,忽然闻得一阵桂花香,我们就一起到棠下村摘桂花去了。陈先生阅后在末尾批了“嗅觉特长”四个字。我不明白这批语的涵义,就去问。先生板着面孔对我说:“棠下离这儿有三里路,那里的桂花香你们也闻得见,难道是长着狗鼻子吗?”这话有点刺伤我,不过我还是感到羞愧,因为我确实没有闻到桂花香,开头那几句是凭想象编造出来的。有一次上大字课,老师在发本子时把我叫到讲台前,严肃地对我说:“你这次的成绩是丙,丙就是及格了,可对你来说,这是不及格,因为你本该得甲的。以后再这样,就要打手心了。”当着全班的面这样说我,我感到有点难堪,不过我在心里还是服气的,因为那节大字课的前半堂我尽和临座的同学说悄悄话了,字确实写得很不尽心。

在我的印象里,只有对一门课,老师们的态度特别宽容,那就是翻译官上的日语。( )逃课,老师们( )是不管的。而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似乎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种道理。

( 1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 2 )选段主要讲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件事。
( 3 )从文中画线的句子,你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 4 )“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这里“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是指什么?

2、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回答问题。

动物的眼睛

夏天傍晚,一只蚊子悄然进屋,围绕着屋里的人们伺机下口。在它的眼中,前方是充满诱惑的晚餐,后方则是自己振动的双翅,这两个景物同时出现在它的视野里——这让我们感到惊异,因为当我们注意前方的时候无法看到自己的后背——但蚊子可以做到。

我们都知道,有些昆虫有一类特殊的眼睛被称为“复眼”,顾名思义,就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这些小眼睛独自感光成像,使得各个方向的物体都可以在视网膜上成像,这种眼睛可以获得超大的视野和清晰的图像,比我们使用的广角照相机更加厉害。

蜻蜓的复眼是由许多“眼睛”简单地并列在一起工作,每只“眼”单独成像,但是它们只需要把图像的一部分传给大脑即可,而不用将看到的所有信息都交给大脑处理,这样蜻蜓有限的大脑就能迅速处理环境中瞬息万变的信息。因此蜻蜓具有极强的机动能力,在高速运动时,能敏锐地捕捉到同样高速运动的猎物,被称作昆虫中的“战斗机”。

蝴蝶在花间穿梭,我们可以看见它美丽的外形和鲜艳的色彩。可是反过来,蝴蝶眼里看到的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当蝴蝶看到你的脑袋,它会认为是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你的头发就像一捆绳子,每一根绳子都粗粗的,足以让它停得住脚。但如果蝴蝶不飞,或者人不动,那么蝴蝶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蝴蝶所看见的主要是物体的动作。

一只蛤蟆一动不动地待在草地上。一只苍蝇飞了过来,等苍蝇飞近时,蛤蟆突然发起攻击,射出它的舌头攫住苍蝇送进自己嘴里,接着它又一动不动地待着,看上去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对一只蛤蟆来说,花园就是一张灰色的屏幕,只有这张屏幕上的东西轻轻晃动的时候,蛤蟆才看得见。当蛤蟆跳跃的时候,它自身的运动让它看到了周围的景象,当它停下来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又会变成一片空白。

动物的眼睛与它们的需要和环境相适应。

狐狸的瞳孔是上下长、左右窄。因为它更需要看清它上方和下方的东西,比如树丛里的一只鸟,草地里的一只鸡。

马的瞳孔是左右宽、上下扁,像一个平放着的纺锤体。由于马大多生活在开阔的草原上,这种左右宽、上下扁的瞳孔能够帮助它们老远就看见两边的敌人。

猫的眼睛一日三变。在白天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它的瞳孔可以缩得很小,像线那样;在黄昏中等强度照射下,它的瞳孔又会变成枣核般形状;在晚间昏暗的条件下,它的瞳孔像满月那样圆。

( 1 )文章介绍了( )种动物的眼睛。
A: 五
B: 六
C: 七
D: 八
( 2 )蜻蜓被称为昆虫中的“战斗机”的原因是( )
A: 蜻蜓拥有复眼。
B: 高速运动的蜻蜓能捕捉高速运动的猎物。
C: 蜻蜓的每只眼睛都能单独成像。
D: 蜻蜓的飞行速度非常快。
( 3 )概括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夏天傍晚,一只蚊子悄然进屋,围绕着屋里的人们伺机下口。
B: 作者对蚊子具有能同时看清前后事物的本领感到惊讶。
C: 人类的眼睛在看东西时不如蚊子。
D: 蚊子能同时看清前方和后背的事物。
( 4 )蝴蝶和蛤蟆在看事物时有什么相同点?
( 5 )文章在介绍动物的眼睛时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好处。

3、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 1 )用横线画出排比句。
( 2 )本段四个反问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3 )体会作者写下“四个追问”文字时的心情?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