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内洞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虽然工人们提着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 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 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 动物以有宫室 器用 名目有四十多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 1 )文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 2 )作者在洞内看到的景物有?

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记金华的双龙洞

答案:

( 1 )【第1空】首先
【第2空】其次
( 2 )

双龙、石钟乳、石笋 。


扩展学习

1、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要走的时候,明明________拉住了我的袖子说:“阿姨,你过来,我和你说句话。”我________,她附在我的耳边轻声说:“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________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流了下来。
( 1 )我的泪为什么哗地一下流了下来?这是怎样的泪水?
( 2 )从明明的话语中你体会出明明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2、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绿(节选)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

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

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 1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________。
( 2 )在文中找出与文中“招引”“追逐”相照应的句子。
( 3 )我怎么比拟得出呢?运用________修辞方法。换一种说法:________。
( 4 )文中画直的句子运用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 5 )文中末尾,作者为什么将这醉人的“绿色”换做“女儿绿”?

3、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草船借箭

周瑜非常记恨诸葛亮,总想找个理由杀掉他。
一天,周瑜让诸葛亮造10万枝箭,并说10天之内就要。诸葛亮痛快地答应了,说:“我3天之内就送10万枝箭过来。”周瑜很吃惊。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快船,600名士兵,把每条船都用布蒙上,两边堆满了草把子。周瑜得知这一情况后,心里非常怀疑,不知诸葛亮又在玩什么花样。
到第三天,天还没亮,诸葛亮便派人将鲁肃请来,说:“请您和我一同去取箭。”然后,把20条快船用绳连起来,一直往江北驶去。当时江上雾很大,对面看不见人。鲁肃问诸葛亮怎么回事。诸葛亮只笑并不回答。
不久,船靠近曹操的水寨。诸葛亮命令将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排开。又叫士兵一起擂鼓呐喊。曹操听了报告,说:“雾天作战,恐怕有埋伏,先让弓箭手向他们射箭,雾散后再进攻。”于是,箭像雨点一样落在那20条船边上摆的草把子上。插得密密麻麻。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命令船头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排开,于是另一面又被射满了箭。等到太阳要升起来时,雾也将要散了。诸葛亮命令军士开船,并一起大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船到了南岸,周瑜已经派了500名军士在江边等着搬箭,卸完后一数共有十二三万枝箭。鲁肃见了周瑜,把诸葛亮借箭的事说了一遍。周瑜叹气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实在不如他。”
( 1 )用关联词将下面的两句话连成一句。
周瑜非常记恨诸葛亮,总想找个理由杀掉他。周瑜让诸葛亮造10万枝箭,并说10 天之内就要。
( 2 )诸葛亮为借箭做了哪些准备?
( 3 )将描写借箭过程的语句画出来。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