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无不体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楼内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各层房屋的用途惊人地统一,底层是厨房兼饭堂,二层当贮(zhù)仓,三层以上作卧室,两三百人聚居一楼,秩序井然,毫不混乱。土楼内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久远。
( 1 )本段中心句是哪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2 )请问这一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说出是那一句。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各具特色的民居
答案:
( 1 )
中心句是: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无不体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作用是:引起下文。
举例子,列数字;举例子的句子是: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列数字的句子是: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
1、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焐手
冬天到了,很冷。我们去一位朋友家小聚。
我们围坐在那只壁炉旁,一边烤火,一边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小时候的事情,有人说那时候天比现在要冷,常常为了取暖,就把手放到母亲的怀里,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格外温暖。聊到这儿,那位朋友突然说:“我给你们讲一个关于焐手的故事吧。”
有一个少年,家里很穷。有一年春天要开学的时候,家里怎么也筹不齐开学的费用。他就捡垃圾卖,但那个年代又有多少垃圾可捡呢?眼看着开学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他心急如焚。那天,他卖完了捡来的一点儿垃圾,坐公共汽车回家。
中途,上来一位妇女,站到了他的前面。车继续朝前开。突然,他惊讶地发现那位中年妇女的上衣口袋露出了钱包的一角,可能是她刚才买票之后匆忙之间没有放好。那一刻,他的脸上莫名其妙地变得绯红,呼吸也急促起来,一个念头出现在他的脑海里。然后,鬼使神差一般,他的手颤抖着伸了出去。
这是他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做贼。他非常紧张。就在他的手伸进那位妇女的口袋,碰到钱包的时候,钱包的主人发现了异常,她回过头来,看到了他。他的大脑顿时一片空白,等待着她的呵斥与责骂。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那位妇女看了看他后,脸上却涌上了只有母亲才会有的温和的微笑,轻声地对他说:“孩子,你想焐手,是吗?”少年_____。
少年下车后大哭了一场,为自己的行为,更为中年妇女的那句话,那是他一生中听到的最温暖的话。少年后来渐渐长大,到青年,到中年,但他始终无法忘记,是这样一句话,教会他怎样好好做人。
“你们知道那少年是谁吗?”最后,朋友说,“就是我。”在炉火的映照下,我看见,那位朋友的眼里充满了泪水。
( 1 )从文中找出与下列意思相对应的词语。超出了事先对事情、结果等的估计。________
迷信的人对于某些凑巧的事,认为是鬼神暗中指使,比喻发生了原先没有想到的事情。________
事情很奇怪,没有能够说明它的奥妙或道理。________
( 2 )概括朋友讲的“焐手”的故事。( 3 )联系上下文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少年此时的心理活动,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4 )读读短文中的最后一句话,想一想那位朋友为什么眼里充满了泪水?2、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
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 1 )这段在文中起着________作用。3、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缺陷者捧出的花束
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到了晚年耳朵全聋了,他指挥着交响乐队在演奏;自己却没有听到什么。听众向他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也不知道,直到同伴向他示意的时候,他才猛然间醒悟地向听众致谢。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生理上存在如此严重缺陷,几乎完全听不到任何声响的人,却陆续写下了那么多大量的美妙的乐章。他为的不是自己的耳朵,他为的是广大听众的耳朵。
像这样的事,今天我们想起来仍是佷感动的。在一个音乐的大厅里,美妙的音乐四溢,所有的人都沉浸在甜蜜的旋律中,然而那个以生命活力舞动着他的仙笛般指挥棒的音乐家,自己却一点也听不到。
但是这位不幸的音乐大师,我想,他所感受到的另一种幸福,恐怕是当时那音乐大厅里许许多多的人所没法体验到的,这就是:不被缺陷和困难所吓倒的那种劳动创造的快乐!
这样的事情,我们现在不是也时常可以见到吗?
这些年来,我们听到的多少缺陷者在学习和创造上攀达了怎样的高峰呀!
有一位从事微细雕刻象牙工艺师,他能够在一粒米粒大小的象牙粒上刻上十八罗汉,在一粒芝麻大小的象牙上刻岳飞的《満江红》。这位工艺师却是瞎了一只眼睛的,你如果以为他是由于从事微细雕刻而瞎了一只眼睛,那就大错特错了。他是他青年时代右眼失明之后才从事这种微细雕刻研究的。他原来仅存的一只眼睛发挥的作用竟比常人的不知大多少倍。
这些缺陷者捧出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他们的汗水,化作花上晶莹的露珠了。
让我们赞美能够征服缺陷的大勇者吧!
让我们从历史上某些缺陷者所栽培出来的瑰丽的艺术鲜花中更好地体会勇敢劳动创造这些词的伟大。
( 1 )“这些缺陷者捧出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他们的汗水,化作花上晶莹的露珠了。”这些缺陷者向人们“捧出来的花束”在文中指________。……为的不是……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