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神舟”五号上的“衣食住行”

在“神舟”五号飞船上,航天员的工作、饮食和睡眠都在轨道舱内进行。那么航天员在太空的“衣食住行”是怎么解决的呢?

据了解,航天员穿的航天服,都是高科技产品,价值不菲。航天服用一种特珠的高强度涤纶做成,重约10公斤,价格相当于一辆豪华轿车。由于我国首次太空旅行没有安排出舱活动,所以只配备了舱内航天服。飞船在轨道飞行时,航天员可以不穿航天服。舱内航天服主要用于救生目的,当飞船座舱发生泄漏,压力突然降低时,航天员穿上它,接通舱内供氧系统,就能确保安全。

“神舟”五号飞船上的饭菜也很有中国特色。在太空中,航天员照样可以吃到八宝饭、宫保鸡丁和鱼香肉丝,饭后还可饮用一杯中国式的滋补饮料。航天飞行对食品有着特殊的要求,航天食品要尽可能地重量轻、体积小、营养好、易消化,而且不含残渣。我国的航天食品通常制成一口大小的长方形、球形和方形等,表面涂有一层可食的保护膜,航天员进食时ー口一块,既方便简洁,又不会掉屑,可以避免食物碎屑散落在舱内飘浮。航天员一日三餐的食谱由营养学家制定。早、中、晩三餐,三天之内不会重样。而航天员在飞船上饮水有点像婴儿喝奶,是通过压力将储水容器中的水挤入口内。

飞船上的“住”与在地球上大不相同。飞船上没有床和被子,也没有枕头,只有一个睡袋。航天员将睡袋挂在舱壁上,钻进睡袋拉上拉链就可以睡觉。在“神舟”五号的飞行中,科学家共为航天员安排了两次睡觉时间,一次为三四个小时。为有效处理航天员的便溺物,飞船还设计了专门的收集处理装置,用气流冲刷的办法使便溺物进入储存系统。同时,气体被风机吸入除臭装置,经净化后再送入座舱。

事实上,航天员并不能像驾驶飞机那样驾驶飞船。飞船在轨期间主要由地面依靠预设程序进行控制,航天员只是辅助地面对飞船进行监控、管理和操作。比如,飞船刚入轨时是椭圆形轨道,飞行几圈后要进行变轨,就需要在地面的遥控下变轨。但是,如果飞船自动控制的功能出现故障,航天员就要取代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人工控制。据了解,“神舟”五号飞船装有52台发动机,能够精确调整飞船飞行姿态和运行轨道。

此次“神舟”五号在太空运行时,离不开先进的通信手段,在飞船返回舱内装有电视摄像头,飞船对图像信息进行压缩后传回地面,地面收到后经过解压缩,即可看到连续而清所的电视画面。同时,传输通道还可同步传送航天员的话音、身体生理信息以及相关数据。

( 1 )从文中找出恰当的动词填空。

________系统 ________食谱 ________姿态 ________数据

( 2 )航天服用________做成;舱内航天服主要用于________。
( 3 )我国的航天食品是什么样子的?做成这样有什么好处?
( 4 )航天员的“住”有什么特点?
( 5 )“52台发动机”的作用是________。
( 6 )“神舟”五号是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你知道它的航天员是谁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考点:

说明文

答案:

( 1 )【第1空】接通
【第2空】制定
【第3空】调整
【第4空】传送
( 2 )【第1空】一种特殊的高强度涤纶
【第2空】救生
( 3 )模样:一口大小的长方形、球形和正方形等,食物表面涂有一层可食的保护膜。好处:一口一块,既方便简洁,又不会掉屑,可以避免食物碎屑散落在舱内飘浮。
( 4 )没有床和被子,也没有枕头,睡在睡袋里,睡两次,一次为三四个小时。
( 5 )【第1空】能够精确调整飞船飞行姿态和运行轨道。
( 6 )杨利伟。说话略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____。③月亮起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____。④忽然,海面上____了大风,____了巨浪。⑤月亮在乌云中穿行,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____……⑥皮鞋匠看妹妹,月亮正照在她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⑦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_____的大海……

( 1 )这段话是选自课文《________》讲述的是著名音乐家________的故事。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作品?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
( 2 )这段话第________句描写,表现了音乐节奏的徐缓,第________句描写,表现了乐声的增强,第________句描写,表现了乐声的高昂激越。
( 3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词语。

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________。③月亮起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________。④忽然,海面上________了大风,________了巨浪。⑤月亮在乌云中穿行,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________……⑥皮鞋匠看妹妹,月亮正照在她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⑦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________的大海……

( 4 )找出皮鞋匠产生联想的句子。
( 5 )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内阅读练习。

桥(选文)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有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 1 )"瞪"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_,音节是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这个字共有________画。
( 2 )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补充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洪水 ________的老汉

________的老太太 ________的木桥

( 3 )用横线标出文中的比喻句,用波浪线标出文中的拟人句。这两个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4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你觉得老汉要喊些什么呢?
( 5 )洪水退后,一个老太太在别人的搀扶下来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读到此处,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村庄唢呐咏叹调

在村里,奎三叔是很有威望的人,这种威望,很大程度上缘于他是村里最好的唢呐手——是“最好”,而不是“之一”,有多好?有人夸张地说,他的唢呐能使花溅泪、鸟惊心。鸟有没有惊心,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能让我惊心。奎三叔吹唢呐是祖传的,到他这一代是第七代。村里谁家有了红白事,就将奎三叔请去,他吹唢呐不收钱,主家只是管一顿酒,完事后奉上一条烟就行。

在红事上,奎三叔的一把唢呐吹得风生水起。婚娶的人家热热闹间,大红的对联贴起来,人们进进出出,忙并喜悦着,村庄不大,都沾亲带故的,一家的喜事,是大家的喜事,都来帮忙,分工明确,迎客的、炒菜的、端菜的、搬桌椅的、打杂的……各担其青,井然有序。奎三叔别的不忙,只吹他的唢呐。很多孩子围着他,嬉闹着。他用唢呐模仿各种鸟叫,惟妙惟肖,像是一只只鸟藏在了他的唢呐里。新娘子接来后,他的唢呐吹得更响了。《百鸟朝风》《抬花轿》……一曲接一曲。这唢呐声,像一尾快乐的鱼,游动在村里的大街小巷、村里村外的田野上空,山听了含情,水听了含笑,路上奔跑的狗听了,会停下来朝空中多汪汪几声,喜鹊听了,喳喳得更欢。

老人们听了,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山村从此多了一个媳妇,她在这里扎下根来,与与村里的一个小伙子一起,栽下一柱新的炊烟,将山村本来就悠长的日子,抻得更长。

在白事上,奎三叔的唢呐低沉,声声带泪。办丧事的人家,院外墙上贴着白纸,上面三个字“当大事”,是的,这是逝者最后的一件大事了。逝者家人着素服,鸣鸣咽咽,哭得无比伤心。村里人都来为逝者送行。从此,村庄再无此人,世间再无此人。他或她,将归于一生劳作的泥土,如田野上的一棵草,寂寂然活过,又寂寂然逝去,来和去都无声无息。奎三叔的唢呐呜咽,怆然,让悲者更悲,让病者更痛,即使是一个路人听了,也会心生酸涩。这是给逝者的最好的安魂曲。

在奎三叔的唢呐声里,来的来着,去的去着。在村庄生态的天平上,红事和白事,是两颗质量差不多的砝码。

如今,我早已离开了村庄,在城市里定居下来。奎三叔也老了,把唢呐传给了他的儿子,他的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唢呐吹得行云流水。

唢呐声声,那是吹给村庄的咏叹调。在这咏叹调里,村庄矗立成岁月原野上的一棵老树,一些树叶新生着,而同时一些树叶掉落着。村庄,就这样永远苍老且年轻着。

( 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惟妙惟肖:________

行云流水:________

( 2 )奎三叔的唢呐声音变化多样,红事时,唢呐声________;白事时,唢呐声________。
( 3 )文章题目为“村庄唢呐咏叹调”中“咏”的是________,叹”的是________。
(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奎三叔在村里的威望很高,这全因为他是村里最好的唢呐手。
B: 奎三叔喜爱吹喷呐,红白事时人们请他去,不收钱,表现了奎三叔善良淳朴的品质。
C: “从此,村庄再无此人,世间再无此人。”一种悲凉的情感透过字里行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D: 在村子的红白事里,村民们共欢喜共悲伤,淳朴的民风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