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致颜黎民的一封信(节选)
颜黎民君:
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已经收到,我也放了心。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 )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残,( )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 )科学还不发达,( )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下泪,那他就是胡涂虫。
其次是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藉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非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
鲁迅
四月十五夜
( 1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到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A.固然 B.当然 C.自然 D.黯然
( 2 )读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这个句子以________来比喻,“许多花”比喻________,“蜜”比喻________。
说明________。
( 3 )这是________写给________的信,信中的几段文字主要讲的是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________的人。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A;D;C;B
( 2 )【第1空】蜜蜂采蜜
【第2空】许多不同作家的著作
【第3空】知识、优点
【第4空】只有读许多作家的著作才能扩大视野,得到多方面的优点。
( 3 )【第1空】鲁迅
【第2空】颜黎民
【第3空】怎样读书
【第4空】谦虚、严谨和爱护文学青年
( 4 )【第1空】不要只看一个人的书,要广泛阅读不同作家的著作。
【第2空】不要只看文学类的书,可以看些科学类的书。
【第3空】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藉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茫茫太空中,生活着很多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它们身处广袤的太空,难免会染上一些“疾病”。
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疾病”有好多种。
一种是“不治之症”。一般来说,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越高,寿命越长。我国在1970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轨道高,已经几十岁了,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一些低轨道的人造卫星,寿命短,有的才运行几个月,甚至几天,就像醉汉一样摇摇晃晃,姿态失控,最终陨落。这种“重症”,是很难治好的。
另一种是“小毛病”。1966年,苏联向月球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月球10号”。这颗人造卫星环月飞行不久,就报废了。因为这颗人造卫星上用的是化学电池,电力用光了,这颗人造卫星也就停止了运行。其实,当时人造卫星上的仪器都完好无损,倘若能派出“太空医生”,给它换上新电池,它就不会报废了。
还有一种是“急性病”。1970年美国发射了“阿波罗13号”,发射后两天,飞船里的一个氧气罐爆炸了,使飞船无法完成太空科研任务。三名宇航员历尽艰辛,才使生了“急性病”的飞船降落在地球上。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生了“急性病”,需要“太空医生”及时赶来抢救。
谁是最合适的“太空医生”呢?1981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飞上太空,成功地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航天飞行。从此,航天飞机成为“太空医生”极其合适的“候选人”。
为什么人们会看中航天飞机呢?
这是因为航天飞机可以往返于地球和太空之间,一般可以重复使用多次,大大降低了空间科学活动的费用。据美国科学家统计,太阳观测卫星发射5次,耗资达几百亿美元,而航天飞机飞行一次,大约只花费几千万美元,这比重新发射一颗人造卫星要合算得多。随着航天飞机技术的改进,它的飞行成本还将进一步降低。
另外,航天飞机返回之后,一般经过两个星期的检修,又可以上天,使用方便。科学家建议,今后在发射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时,应同时让一架航天飞机进入待命状态,一旦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在发射后生了“小毛病”或“急性病”,“太空医生”就立即出发,及时进行抢救。(有删改)
( 1 )根据意思找出文章中相应的词语。①很完整,没有一点儿损坏或残缺。________
②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去除不掉的祸患或弊端。________
( 2 )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________
“疾病”类型 |
病因 |
结果 |
“不治之症” |
轨道低 |
|
“小毛病” |
||
“急性病” |
无法完成太空科研任务 |
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 1 )这一小节写了________种人,前一个“有的人”指________的人,后一个“有的人”是指________的人。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材料一:近几年我国生活垃圾产量保持每年5%左右的增长。2018年全国生活垃圾总量达2.28亿吨。当前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产生垃圾最多的国家。大量城市生活垃圾未经处理直接堆放,垃圾分类显然很有必要。
材料二:“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十分关心这项工作。他多次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材料三:我市试点范围内的小区目前先期正在按照“四分法”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分类 | 概述 |
可回收垃圾 | 废纸,废塑料,衣物、箱包、纺织料等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等可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垃圾 |
有害垃圾 | 废电池,废灯管,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机,废相纸,等 |
厨余垃圾 | 蔬菜瓜果、蛋壳、畜禽产品内脏等厨房产生的垃圾 |
其他垃圾 | 一次性塑料袋、泡沫餐盒、被污染的纸张等 |
材料四:家庭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60%左右,垃圾分类的关键就是要在家里先把垃圾分好类。怎么做呢?第一,要将垃圾的几种分类弄明白;第二,多买几个垃圾桶放在家里并标记好类别;第三,按照类别投放,一定要将有毒性的或者有腐蚀性的物品严密包装,避免发生泄漏危险,并且标记好,便于清洁工看到;第四,扔垃圾时要看提示分类投放。
( 1 )综合以上材料,对“垃圾”的正确认识是( )。任务一:做一名垃圾分类志愿者,向更多的人宣传。
任务二:知道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后,学会垃圾分类的做法。
任务一 材料三、材料四
任务二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
完成了任务二,我知道了垃圾分类的做法,我用简洁的语言总结为:弄明白垃圾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按照提示分类投放。
( 3 )小卫的妈妈嫌垃圾分类麻烦,从不给生活垃圾分类。小卫想试着说服妈妈让她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请你分条列举实行垃圾分类的好处来帮助小卫说服妈妈。(至少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