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苗 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爱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 1 )给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才:A有才能的人;B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C表示强调所说的事。

a这是21世纪的青年。________

b选的都是高生。________

( 2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喜欢—— ________培养——________

( 3 )季羡林爷爷要求21世纪的青年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贯通的人才。

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答案:

( 1 )【第1空】B
【第2空】A
( 2 )【第1空】喜爱
【第2空】培育
( 3 )【第1空】中西贯通
【第2空】古今贯通
【第3空】文理贯通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风向袋的制作

风无影无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呢?可以借助一些容易随风飘动的物体,比如风向袋,根据它飘动的方向判断风向。

制作风向袋可以分为下面几个步骤:

第一,准备竹竿、细铁丝、粗铁丝、尖嘴钳、尼龙纱巾或其他较轻的纺织品、塑料绳、针线等材料和工具。

第二,缝制口袋。用尼龙纱巾缝一个圆锥形口袋,袋口直径约10厘米,袋长40~50厘米。用细铁丝做一个和袋口一样大小的圆圈,用针线把细铁丝固定在袋口处,把袋口撑开。

第三,剪下4根长约10厘米的塑料绳,在袋口边缘分别扎4个小洞。将4根塑料绳的一头分别穿过4个小洞,绑在铁丝圈上,另一头绑在一起,打一个结实的绳结。

第四,拿一根细铁丝,在离竹竿顶端10厘米处缠2~3圈,不要缠太紧,做一个可以在竹竿上自由滑动的细铁丝圈。离细铁丝圈上下各1~2厘米处,用尖嘴钳把粗铁丝在竹竿上紧紧缠绕3~4圈,这样细铁丝圈就只能在缠紧的粗铁丝圈之间上下滑动。再剪下一根15厘米长的塑料绳,一头绑在之前打好的绳结上,另一头绑在竹竿的细铁丝圈上,把口袋系在竹竿上。

将竹竿固定在空旷的场地上,在观察前确认东西南北的准确方位。当风向袋随风飘动时,观察它飘动的方向。风向袋飘动的反方向就是风向。

( 1 )为什么要制作风向袋?
( 2 )短文在介绍制作步骤时,用了哪些表示顺序的词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3 )第一步主要讲了________。在介绍第二、三、四步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课文《读书莫放“拦路虎”》选段,回答问题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时,身边放一本字典。要知道,字典就是无声的老师,遇到“拦路虎”,便去请教它。如果是自己的书,还可以在书页的 空白处记下生字的读音和意思。要是你一时读得高兴,想一口气读下去,也可以先用铅笔把生字圈下来,待读完一个段落,再回过头来一个一个地从字典中去查找。

字要记得牢固,必须勤查字典。不少同学有这样得体会:在阅读中遇到一个生字,当时查字典,自己觉得已经掌握。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记忆又模糊了,于是再查字典。这样,经过多次反复,生字终于变成了熟字。由此看来,要扫除“拦路虎”,勤查字典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 1 )你是如何消灭读书时的拦路虎的?


( 2 )如何查字典?

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 )落以后,( )去小枝小叶,( )上几天太阳,( )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 1 )在第二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写上恰当的汉字。
( 2 )写出描写“我”盼望摇桂花的句子。
( 3 )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摇花乐,其中“________”字写出了“我”的期待之乐,接着又用“________”等动词写出了“我”的参与之乐。
( 4 )“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一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飘落的桂花比作雨,写出了“我” ________的心情。
( 5 )对“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桂花一年四季都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B: 桂花香味浓郁,即使花谢了,香味仍然存在。
C: 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糕饼也同样香气弥漫,它的香气已不受季节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乡亲们的生活。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