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1952年12月初,一大团冷空气把伦敦裹住,像一床冰冷的被子,就停在那里。
伦敦居民为了驱除寒意,在壁炉里铲入了大量的煤。住家烟囱里冒出的浓烟,在大气中与工厂、燃煤发电厂释放出的废气混合后,不但不继续飘升、消散,反而让密度高的冷空气压下,滞留在地面附近。
伦敦本来就以烟雾出名,有“雾都”的名号。可是那一次伦敦经历的,可是有史以来最严惩的空气污染,整整有五天之久。浓雾从街上钻入家宅与办公室。大众运输系统几乎瘫痪,到了夜里,能见度低到许多地方都走不动。室内演奏会也必须取消,因为出席的观众连舞台都看不见。然后烟雾消散,一切都恢复正常。至少大家以为恢复正常了。
见兹医师当年刚到伦敦一家历史悠久的医院服务,他说:“当时并没有发生什么耸人听闻的事。直到三个星期后,内政部发表了统计数字,大家才恍然大悟,那是一场灾难。”
原来在那五天里,有四千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大雾之后几个月,另外有八千人因此死亡。死者大多数是年纪大或有病缠身的人。那场大雾为什么杀伤力那么强?有个研究团队重新检验了当年搜集的肺脏标本,研究报告刚刚发表。
那些标本中,空飘微粒的含量极高,例如煤灰,证实了当年伦敦卫生官员的判断:燃煤是致死元凶。但是,仔细分析那些微粒后,科学家发现,除了煤灰,其中还有十几种其他物质的微粒,包括金属,例如铅。
许多微粒源自柴油,直到今天,柴油仍是欧洲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发生大雾那年,伦敦刚把电车完全改为柴油引攀车。因此,那场大雾的致死威力,是几个因素并发的结果。
( 1 )用词语替代句子的画线部分。①当时并没有发生什么故意夸大、使人惊奇、使人震惊的事。________
②内政部发表了统计数字,大家才忽然醒悟过来。________
③燃煤是致使人死亡的首要祸害。________
( 2 )说说当年耸敦卫生官员的判断是什么?考点:
词形 课文内容理解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答案:
( 1 )【第1空】耸人听闻
【第2空】恍然大悟
【第3空】致死元凶
( 2 )燃煤是致死元凶。
( 3 )人类要保护环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1、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东史郎日记(节选)
〔日〕东史郎
二十一日奉命警戒城内,我们又离开了马群镇。
中山路上的最高法院,相当于日本的司法省,是一座灰色大建筑。法院前有一辆破烂不堪的私人轿车翻倒在地。路对面有一个池塘。不知从哪儿拉来一个支那人,战友们像小孩玩抓来的小狗一样戏弄着他。这时,西本提出了一个残忍的提议,就是把这个支那人装入袋中,浇上那辆汽车中的汽油,然后点火。于是,大声哭喊着的支那人被装进了邮袋,袋口被扎紧,那个支那人在袋中拼命地挣扎着、哭喊着。西本像玩足球一样把袋子踢来踢去,像给蔬菜施肥一样向袋子撒尿。西本从破轿车中取出汽油,浇到袋子上,在袋子上系一根长绳子,在地上来回地拖着。
稍有一点良心的人皱着眉头盯着这残忍的游戏。一点良心都没有的人则大声鼓励,觉得饶有兴趣。
西本点着火。汽油刚一点燃,就从袋中冲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惨叫声。袋子以浑身气力跳跃着、滚动着。有些战友面对如此残暴的玩法还觉得很有趣,袋子像火球满地滚,发出一阵阵地狱中的惨叫。西本拉着口袋上的绳子说:
“喂,嫌热我就给你凉快凉快吧!”
说着,在袋子上系了两颗手榴弹,随后将袋子扔进了池塘。火渐渐地灭掉了,袋子向下沉着,水的波纹也慢慢地平静下来。突然,“嘭!”手榴弹爆炸了,掀起了水花。过了一会儿,水平静下来,游戏就这样结束了。
像这样的事情在战场上算不上什么罪恶。只是西本的残忍让我们惊诧。
一会儿,这伙人便将上面的惨事统统忘记,如同没事人一样又哼起了小曲走路了。
( 1 )给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警戒 | 池塘 | 蔬菜 | 惨叫 | 波纹 |
2、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 1 )“大眼睛”指什么?3、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当他们的车子拐入一个小山谷时,发现那儿停着许多车辆。原来这儿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你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据说这是一位老太太的葡萄园,她因年迈无力料理而想出这个办法。起初她还担心这种办法是否能卖出葡萄,谁知在这绵延上百里的葡萄产区,总是她的葡萄最先卖完。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巴黎了。
( 1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启迪——________ 看守——________ 听说——________
( 2 )老太太怎样卖葡萄?结果怎样?她的方法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