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魔鬼________像堡垒,________像铁叉,________像桅杆,________像山洞,________像白石块,________像喇叭,________像灯笼,样子非常凶恶。

( 1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魔鬼________像堡垒,________像铁叉,________像桅杆,________像山洞,________像白石块,________像喇叭,________像灯笼,样子非常凶恶。

( 2 )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
( 3 )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渔夫的故事

答案:

( 1 )【第1空】头
【第2空】手
【第3空】腿
【第4空】口
【第5空】牙齿
【第6空】鼻孔
【第7空】眼睛
( 2 )【第1空】排比、比喻
( 3 )魔鬼非常强大,而且特别凶恶。

扩展学习

1、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杨布打狗

从前,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哥哥叫杨朱,弟弟叫杨布。兄弟俩从小饱读诗书,对书法、绘画和诗歌很感兴趣,也交了不少这方面的朋友。

有一天,杨布换上一身干干净净的白衣服出门去拜(访 仿)朋友。不料,途中下起了倾盆大雨,杨布没有带伞,四周又没有可以(辟 避)雨的人家,只好顶着大雨赶路。

等他到达朋友家时,已经浑身湿透,成了一只落汤鸡。朋友看到杨布这个样子,赶紧给他拿了一套黑色的干衣服,叫他换上。杨布在朋友家受到了款(代 待),不知不觉天快黑了,那身白衣服还没有干,杨布只好穿着朋友的黑衣服起身告辞,(蹋 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快要到家时,突然窜出一条狗,朝着杨布狂吠起来。由于杨布换了一套衣服,狗已经不认识自己的主人了,一边狂吠,一边准备朝杨布扑过去。杨布十分生气,操起一根结实的木棒就朝狗打去。

杨布的哥哥杨朱闻声赶出来,立刻喝住了狗,然后对杨布说:“你也不必打它。狗认不出你,也不完全是它的错啊!你白天穿着白衣服出门,到了晚上回来又换成了黑衣服,别说是条狗,哪怕是一个熟人,也未必一眼就能辨清啊。

杨布觉得哥哥说得有道理,于是放下了手中的木棍。

(选自《世界最美的经典寓言》,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 )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

拜(访 仿)________

(辟 避)雨________

款(代 待)________

(蹋 踏)上________

( 2 )“倾盆大雨”形容________。像这样形容雨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
( 3 )读画线句子,说说这句话中蕴含的的道理是什么。
( 4 )关于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可多选)
A: 以短浅的目光看到事物的表面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质,这样是不对的。
B: 即使被狗咬了,也不能和狗计较。
C: 事物是千变万化的,要想正确地认识事物,就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D: 遭遇别人不友好的表现,应设身处地,反躬自问,不应一味责怪别人。

2、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呼唤和平

朋友,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但是,只要你关注一下国际动态,就会发现今天的世界并不太平,还有很多和我们一样的儿童,他们正在饱受战争的煎熬,所以,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呼唤和平吧。

当叙利亚内战爆发,一个个家庭流离失所。你看,那个小男孩,在短短的几天内,他就失去了妈妈,失去了家园,自己还被炸伤了。他那撕心裂肺般的哭喊牵动了世界人民。

还有,1939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长达六年的时间,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多亿人,死亡人数高达5000多万。

朋友,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呼唤和平,不要再让世界发生战争,大家和睦相处,一起拯救那些还在战争中煎熬的人们,一起帮助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人吧!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呼唤和平。

( 1 )为下面划线字注音。

去________ 和睦相________

(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在________年。

( 3 )你从第3自然段的数字中读出了什么?

( 4 )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的关系是________。

3、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 1 )判断对错

①“钉”在文中的读音是dīnɡ。

②“覆”字的部首是“西”。

③“浸满”的“浸”字是“泡”的意思。

( 2 )这段话中都写了哪些物品?
( 3 )文中不仅写“我”听见,而且写那么多人听见,写全世界的人都听见爸爸的呼唤声,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什么?
( 4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