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白天,它这样(淘,陶)气(de dì)陪伴我;天色入(暮,幕),它就在父母(再,在)三的呼唤声中,飞回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竞)趴在我的肩头睡(zháo zhe)了,银灰色的眼(jiǎn liǎn)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shú shóu)!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1 )我能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________(de dì) 睡________(zháo zhe)

________(jiǎn liǎn) 好________(shú shóu)

( 2 )我能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淘,陶)________气 入________ (暮,幕)

(再,在)________三 (竟,竞)________然

( 3 )我知道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

眼睑:________

流泻:________

( 4 )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你有哪些体会?

考点:

拼音 字形 词义 课文内容理解 珍珠鸟

答案:

( 1 )【第1空】de
【第2空】zháo
【第3空】ji3n
【第4空】shú
( 2 )【第1空】淘
【第2空】暮
【第3空】再
【第4空】竟
( 3 )【第1空】眼睛周围能开闭的皮
【第2空】边缘长着睫毛迅速地流出
( 4 )略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七子之歌(节选)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lǔ)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香港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dàn)着我的骨肉,嗍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 1 )“寐”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梦寐咀求”中“寐”的意思是________。

( 2 )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去________(lǔ lüě) 体________(rù ròu) 名________(rǒu rǔ)

出________(běng pěng) 郑________(shǐ shì) ________(shài sài)

( 3 )填空。

①在《澳门》这首诗中,有这样一句话“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其中,“他们”指________,“你”指________。

②在《香港》这首诗中,有这样一句话“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句中“狞恶的海狮”指的是________。

③《台湾》这首诗中,“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我是这样理解的:________。

④三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4 )《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是哪些地方,你知道吗?

( 5 )我知道香港是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回归祖国的,澳门是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回归祖国的。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严厉 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须 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 1 )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词语。

当然秦王________(严厉 厉害) (必须 必然)________乘机

( 2 )文中对蔺相如的描写主要运用了( )
A: 语言描写
B: 心理描写
C: 动作描写
( 3 )从“负荆请罪”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________的人,廉颇是个________的人。

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理解

“数"说雷电(节选)

雷电是大自然神秘而壮观的现象之一,很早就被人类观测到并记录下来。《周易》中记录了发生在公元前1078年的一次球形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雷电记录。我们所说的雷电,( )包括闪电,( )包括雷声。关于雷电的一些数字是非常有趣的。

通常情况下,雷电多是在人们没有防备的一瞬间发生并完成的,难怪古代典籍对雷电有这样的描述:“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暝目。“从当代科学的角度来说,真正称得上“快"的是闪电,而非雷。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40米/秒。闪电的速度则远非这个量级。很多人认为,闪电的速度就是光速,也就是3×108米/秒;但实际上,它的移动速度受到空气电导率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与光速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以确定的是,闪电的速度远低于光速,同时又远高于雷声的速度,美国能源部给出的闪电速度为1.5×108米/秒,大致为光速的一半。

一提到雷声,人们也许马上就能想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等词语,雷声是自然界产生的最大的声音之一。

那么,雷声到底有多大呢?雷声最高可以达到120分贝。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当声音达到70分贝时,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很吵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而100~120分贝,比一列火车从身边呼啸而过的声音还要大,正常人如果在这样高分贝的空间内待1分钟左右,就会暂时性失聪。所以,用“震耳欲聋”来形容雷声,实不为过。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23期)

( 1 )下列对雷声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雷声最高可以达到210分贝。
B: 当声音达到70分贝时,人们可以承受,对身体没有损害。
C: 正常人可以在100至120分贝的空间内待1分钟,没有任何问题。
D: 人们通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雷声。
( 2 )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雷电是大自然神秘而壮观的现象之一。

②闪电的速度就是光速。

③因为雷电的速度快,所以多是在人们没有防备的一瞬间发生并完成的。

( 3 )在文章括号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关联词造句。
( 4 )简述短文主要内容。
( 5 )文中说“一提到雷声,人们也许马上就能想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等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雷声的成语呢?把它们写下来吧。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