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梁山伯与祝英台
越州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外出求学,但是当时的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她就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杭州读书。二人在半途遇见了也要前往杭州念书的书生梁山伯,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就义结金兰,一同前往杭州。
在杭州三年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内心暗暗地爱慕梁山伯,但梁山伯个性憨直,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
有一次清明节放假,二人去西湖游玩的时候,祝英台借景屡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无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后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可是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马文才得知,马文才也知道了祝英台原来是个女子。
后来家人写信催祝英台回家,临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诉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亲,但是梁山伯却以为是三个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个月后才去提亲。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道马文才已经抢先一步提亲,并且下了聘礼。梁山伯只得伤心地离开,祝英台沿路相送、难舍难分。
梁山伯回家后,相思病重,写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药方,表示病情绝望了,同时希望祝英台能前来探望一番。祝英台则回信告诉梁山伯,今生无缘,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后来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假意应允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亲队伍必须从南山经过,并且让她下轿祭拜梁山伯。当祝英台下轿拜墓时,一时之间风雨大作、阴风惨惨,梁山伯的坟墓竟然裂开,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 1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一见如故:________
义结金兰:________
( 2 )写出文中前后照应的两个句子。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第1空】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第2空】朋友间感情投合。
( 2 )今生无缘,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 3 )【第1空】“罗密欧与朱丽叶”
( 4 )执着追求美好爱情,敢于对封建社会与传统束缚进行反抗。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材料一:火车时刻表及售票情况
出发站 车次 到达站 07: 温州 6时15分 杭州 软卧:10张 硬卧:有 硬座:无 |
10:50 D3236 13:51 温州 3时1分 杭州东 一等:无 二等:无 无座:有 |
10:56 G164 13:37 温州 2时41分 杭州东 商务:2张 一等:无 二等:3张 |
材料二:火车票价
高铁(G) | |||
商务座 ¥512 | 一等座 ¥274 | 二等座 ¥167 | 无座 ¥167 |
动车(D) | |||
—等座 | 二等座 | 无座 | |
¥241 | ¥150 | ¥150 | |
空调车(K) | |||
软卧 | 硬卧 | 硬座 | 无座 |
¥204 | ¥13(3)5 | ¥68.5 | ¥68.5 |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回忆中的家(节选)
当我还是个十岁孩子的时候,我非常想要一辆自行车。我父亲说我们穷得捉襟见肘。从那时起我就不再提起此事……直到有那么一天,我从市场上跑回家,激动地告诉家里的人,摸彩的头奖是一辆自行车!而一张彩票只要二十芬尼!父亲笑了。我请求道:“我们买两张彩票,或者甚至买三张彩票,行吗?”父亲回答说:“我们穷人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我央求着,父亲摇摇头。我哭了起来,于是他让步了。“好吧,“他说,“明天下午我们赶年集。”我高兴极了。
第二天下午到了。谢天谢地,车子还在原地放着。我可以买一张彩票。摇奖的轮盘嘎吱嘎吱地转着。我没中彩。不要紧,车还在,没有人把它赢走……头奖。第二次开奖的时候,我从摇篮里拿了第二张彩票,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了。摇奖的轮子吱吱嘎嘎地响着。喀哒一声停了下来。中奖号正是27号——我赢了。
父亲死后不久,母亲才把当时的真相告诉我……父亲头一天去找房东借了150马克。然后又找摸奖处的人,按商店价格买下这部自行车,并对他说:“明天我带着一个小男孩来,请您让他的第二张彩票中奖。他应该比我更好地学会相信他的运气。”摇彩轮的人手艺很熟练,他非常有把握,想让哪个号码中奖,哪个号码就能中奖。就这样,我得到了那辆梦寐以求的自行车。
这笔钱是我父亲分很多期一点点还清的……而我却很高兴,只有孩子才会那么高兴。因为我的车确确实实只花了40芬尼。
(选自《精致小品B》武汉出版社)
( 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相信一一________ 熟练一一________
( 2 )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四字词语。①睡觉做梦时也在追求。形容迫切期望。________
②拉一下衣襟,胳膊肘就露了出来。形容衣服破烂,生活穷困。________
( 3 )文中两处破折号作用相同,它们的作用是( )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