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_______使人惊叹,_______叫人舒服,_______愿久立四望,_______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 1 )这段话作者是按从________到________顺序写的。(1分)

( 2 )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文中哪句话最突出表现出这个特点?(1分)

________

( 3 )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

  ________

( 4 )画横线的句子中无边的绿毯指________,白色的大花指________。

( 5 )用波浪线画出文中联想的句子,并写出它是由什么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

  ________

( 6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

( 7 )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这两个词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________

( 8 )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 9 )一碧千里的意思是:________

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草原

答案:

( 1 )【第1空】景
【第2空】人
( 2 )【第1空】文中写出草原的绿。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 3 )【第1空】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流入天际、绿毯、绿色、渲染。
( 4 )【第1空】广阔无边的大草原
【第2空】羊群
( 5 )【第1空】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用骏马和牛这些实际景物引起的。
( 6 )【第1空】作者来到了草原上。
( 7 )【第1空】都是描写的绿色景物。
( 8 )

既;又;既;又


( 9 )【第1空】千里之内的距离都是绿色的。本文形容草原的无边无际,非常广阔。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练习。

两个农夫

秋收后,地里的农活都干完了,农民们把打下的粮食收存起来并备好饲料,他们知道,冬天一下雪,就什么活也干不成了。每年到这个季节总是物价上涨,尤其饲料价格涨一倍不止。

一个老农这样盘算着( )天冷了,这会儿耕牛不干活,光吃不干,饲料又这么贵,不如现在把牛卖了,还有,备好的饲料也能卖个好价钱。等严冬过去,春耕开始时再把牛买回来。

另一个老农没有耕牛,但他也有自己的精心打算。他想( )这会儿冬天没活干,耕牛都吃闲饭。现在买牛,价钱便宜一半,不如这会儿就把牛先买下来,要是等到春天,这个价可就买不着喽!

两个老农都觉得自己的盘算很精明,于是,他俩成交了,买牛者为了养牛,还不得不把草料也都买下。

这场交易实际上是两个老农的才智和计谋的较量。

过了一段时间,在春天到来之前,买牛者的牛得了瘟病,他不得不把耕牛宰杀。卖牛者自认聪明得很,觉得牛卖的是时候,不然,像这样瘟疫一来,全亏了。村民们也互相传告说,卖牛的真聪明,买牛的可真亏了。此时买牛者也自认倒霉,他想,我真糊涂,怎么能在冬天买牛。

没过几天,卖牛者家里遭窃,不但钱财、粮食被抢劫一空,比遭瘟病更惨的是,这个老农连命都搭进去了。好端端的家庭破灭了,孤儿寡妇连生活都成了问题。村民们说,家里有现钱易遭灾啊!可怜的老农只想到卖牛的好处,他哪里能想到自己也会遭此大祸而一命呜呼!

两个老农谁聪明,怎样才算聪明,至今村里还议论纷纷。

( 1 )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标点符号。

( 2 )两个农夫都是怎么盘算的?

( 3 )两个农夫的结果怎样?

( 4 )从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怎么去奶奶家

我们怎么去奶奶家?

是骑自行车

还是坐火车

或者乘公交车

还是坐飞机?


当然了,要是我们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

我们就会骑着驴或者马

去看望奶奶


要是我们生活在未来

我们就可以坐火箭去

顺便在我们的太空服口袋里

装一颗星星送给奶奶


怎么去奶奶家?

我们还可以坐轿车去

不过我们还是走着去吧

奶奶就住在

马路那头的

另一个街区里

( 1 )奶奶家离“我们”________(远 不远),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用“________”画出来。
( 2 )“我”想了哪些去奶奶家的方法?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 3 )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内阅读

马谡失街亭

魏国朝廷文武百官听到蜀汉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魏明帝曹叡(ruì)比较镇静,立即派张郃带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还亲自到长安去督战。

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作为据点。让谁来带领这支人马呢?当时他身边还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是他都没有用,单单看中了参军马谡。马谡也极力自荐镇守街亭,并立下军令状:“若失街亭,愿斩全家!”

马谡这个人的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郃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过来。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一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也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暗暗高兴,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

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郃坚守住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

魏军切断了山上的水源。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也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郃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往西逃跑。

王平带领一千人马,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郃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整理好队伍,不慌不忙地向后撤退,不但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

街亭失守。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又丧失了不少人马。诸葛亮为了避免遭受更大损失,决定把人马全部撤退到汉中。

诸葛亮回到汉中,经过详细查问,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于马谡违反了他的作战部署。马谡也承认了他的过错。诸葛亮按照军法,把马谡定了死罪,而赦免了他的家人。

( 1 )给划线的字注音。

( 2 )文中画线的句子所说的意思可以用哪一个成语来表示?
( 3 )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4 )写话:马谡失街亭,到底是谁的错?请发表你的见解写下来。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