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天堂里的老师
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他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他叫阿明,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
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一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阳光从窗外照进来,仿佛一道光环笼罩着他们。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
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说:“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有一天,他请求我10点以后为他亮一小时的灯。他说:“我要用剩下的时间学完全部课程,即使到了天堂,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生命也许很脆弱,但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得很安详。
每当夜深人静,仰望天空,穿过薄雾般的月光,我仿佛听到了琅琅的读书声。那儿有阿明,有冬冬,还有一群天使般的孩子……
( 1 )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
________ |
弥留 |
夭折 |
考点:
记叙文 人物描写一组
答案:
( 1 )【第1空】mí
【第2空】yāo
( 2 )生命很脆弱,是指肌体被病魔侵袭;生命又真的很顽强,则指阿明顽强的拼搏精神,不屈的昂扬斗志,阿明对生命的珍爱。
( 3 )将阿明对生命的态度、对理想的追求等诸多精神因素,向人们展示出来了,形象而动人。
( 4 )【第1空】鲁滨孙漂流记
【第2空】鲁滨孙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的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伴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 1 )照样子,写词语。稀溜溜________ ________
匀匀实实________ ________
和 hé________ hè________
缝fénɡ ________ fènɡ________
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笑话1:王尔德邀请客人来赴宴,自己却迟到了。客人们问他干什么去了,他回答说:“在修改我的诗稿。”客人们又问:“这么大半天,一定做了不少工作吧?”王尔德笑着说:“我做了一件极其重大的工作,我删去了一个逗号,但后来觉得不妥,我又把它加上了。”
笑话2:外国人吃饭用刀、叉简直弱爆了,我们祖先就很有先见之明,发明了筷子,好让我们在吃饭的时候,腾出一只手来玩手机。
笑话3:暑假的一天,烈日炎炎,老爸:“你别老宅在家里,出去走走。”我:“爸,大中午的,你知道外面太阳多大吗?”老爸:“知道啊,直径139.2万公里。”
( 1 )你觉得上面哪一则笑话最好笑?好笑在哪里?A.直奔主题不绕弯 B.偷换概念避锋芒
C.语重心长讲道理 D.婉转讽刺催思考
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读书胜过吃饭的人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每天不忘记读书。他说 我一生的嗜好 除了革命之外 就是爱读书 我一天不读书 便不能生活
在流亡国外旅途中,他的行囊总是鼓鼓的,人们还以为他是个富豪。谁知,行囊里装得最多的是新出版的书。
在伦敦时,他经常到英国博物馆的图书室里去读书。疲倦了,就伏在桌子上歇一会儿,醒来后又捧起了书本。
有一次,孙中山发现自己吃饭的钱快用完了,一些在伦敦的中国留学生知道后就凑了些钱给他。隔了几天,留学生们去看他,一推门就看见满桌都是书。有人问他:“上次给你吃饭的钱大概都花在买书上了吧?”孙中山笑着点点头说:“是的,不过还留着一点儿,已经够吃饭了。”于是,大家都称孙中山是“读书胜过吃饭的人”。
( 1 )请给第1自然段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他说________ 我一生的嗜好________ 除了革命之外________ 就是爱读书________ 我一天不读书________ 便不能生活________
( 2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嗜好:________流亡:________
( 3 )短文写________ 先生的一些琐事。他一生的嗜好,一是________ , 二是________。( 4 )人们为什么称孙中山先生为“读书胜过吃饭的人”?( 5 )作者给孙中山先生一个怎样崇高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