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蚂蚁的壮举

在南美洲的草原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令人惊心动魄的事。

一个秋日的下午,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呼呼直蹿的烈火形成了一个火圈,向草丛中央一个小小的丘陵包围过来。丘陵上无数的蚂蚁被逼得节节败退,它们似乎除了葬身火海已别无选择。但是,就在此时,出人意料的事出现了,只见蚂蚁们迅速地聚拢,抱成一团,滚作一个黑色的“蚁球”冲进火海。烈火将外层的蚂蚁烧得劈啪作响,然而“蚁球”却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冲进小河,河水把蚁球卷向岸边,使大多数蚂蚁绝处逢生。

小蚂蚁在毁灭性的打击面前的这种壮举实在值得我们学习。它们临危不惧、团结一心,为了群体的利益牺牲个体的精神是否给予人们一些启示呢?

( 1 )联系上下文解释“绝处逢生”的意思。

绝处逢生:________

( 2 )先选择文中的词语填横线上,再自己想一个填上。

________的草丛 ________的草丛

迅速地________ 迅速地________

( 3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分散——________

缓慢——________


( 4 )话题对对碰。

蚂蚁的壮举指的是什么?把描写蚂蚁动作的词语写下来。

考点:

词义 语言表达 课文内容理解 跑进家来的松鼠

答案:

( 1 )【第1空】形容在毫无出路的情况下又遇到了生机。
( 2 )【第1空】临河
【第2空】茂密
【第3空】聚拢
【第4空】集合
( 3 )【第1空】聚拢
【第2空】迅速
( 4 )

一个秋日的下午,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呼呼直蹿的烈火形成了一个火圈,向草丛中央一个小小的丘陵包围过来。丘陵上无数的蚂蚁被逼得节节败退,它们似乎除了葬身火海已别无选择。但是,就在此时,出人意料的事出现了,只见蚂蚁们迅速地聚拢,抱成一团,滚作一个黑色的“蚁球”冲进火海。烈火将外层的蚂蚁烧得劈啪作响,然而“蚁球”却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冲进小河,河水把蚁球卷向岸边,使大多数蚂蚁绝处逢生。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她改变了一个国家的态度(节选)

人们可能会目击到很多触目惊心的环境灾难,但只有为数极少的人才会在心痛之后起而呼吁。2006年,英国广播公司女摄影师丽贝卡·霍斯金到夏威夷海域拍摄野生动物的纪录片,中途岛上的一幕惨景让她心灵震颤:数百只信天翁倒在海滩上。

这些美丽的鸟已被阳光曝晒,各种塑料残渣都从死亡的信天翁的胃中暴露出来。显然,这些鸟是在吃了塑料残渣后窒息而死的。

更糟糕的场面接二连三:鲸、海豹、乌龟都死于塑料残渣。凡是海洋上漂浮塑料残渣比较集中的地方,海滩上必能见到动物成片死亡的惨状。在中途岛下风方向地带,丽贝卡看到好几千只刚孵化出的信天翁雏鸟要么死亡,要么软弱地匍匐在地。她捡起一只活着的小鸟,它啄着她的手指,很快就死去了。那一刻,丽贝卡在气愤和郁闷中崩溃了。

回到故乡英国莫德博里镇,丽贝卡剪辑完纪录片,便开始策划禁止塑料袋的活动。一个月时间内,她和儿时的朋友一起向家乡人展播野生动物生存的实况录像,邀请小镇上43个零售商在酒吧边看纪录片边商议禁止塑料袋的行动计划。6个月的实验后,这个随手丢塑料袋的城镇里的人们全部用上了布袋。

莫德博里成了欧洲第一个全面禁止塑料袋的城镇,丽贝卡的勇气和行为在英国家喻户晓。英国绿色和平组织的负责人说:“她在几个月内改变了英国人对塑料袋的态度,她把太平洋上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生活的国家联系起来,她应当是英国的首相。”

英国前首相布朗在发表他上任后的第一篇“绿色讲话”时提到,他将召集所有超市的高管开会,讨论如何消除塑料袋。“我相信我们能消除一次性使用的塑料袋,找到可持续使用的替代品。”没有人游说,也没有辩论,丽贝卡用行动说服了首相对塑料袋开战。布朗致信莫德博里镇的行政官员,“莫德博里的人应当为他们所表现的领导作用感到骄傲”。

丽贝卡感到高兴,她热衷的仍是拍摄纪录片,并且在业余时间到海边捡垃圾,其中2/3是塑料垃圾。1974年出生、毕业于爱丁堡大学的,2007年11月获得“全英环境与媒体奖”。

( 1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一个接着一个,形容接连不断。( )

②每家每户都知道。( )

③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 )

( 2 )文中划线的“她”指的是________,她是一位________,在________拍摄到________的实况录像,开展了________的活动,从而改变了英国人对________的态度。
( 3 )英国前首相布朗的“绿色讲话”是指关于________的讲话。
( 4 )你觉得丽贝卡凭借什么获得“全英环境与媒体奖”?
( 5 )丽贝卡的故事能给你什么启发?

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专项训练。

可爱的地球

①我登上月球最强烈的感受,是对地球爱之弥深。地球虽有缺点,可是比月球上的满目凄凉、到处窟窿要强得多。据我们所知,金星永远被炽热的气体窒息住了,火星周围笼罩着一层冰冷的二氧化碳,它们都是不讨人喜欢的星球。

②地球对我们来说却非常合适。地球不仅有值得夸耀的、冷热宜人的气温变化,而且有美妙的大气层。氧的含量恰到好处,使我们不至于过度兴奋。但是掺和后的空气又有足够的强度,使我们到处感觉到它的存在。在工厂浓烟密布和汽油味充斥的城市,偶然吹过一阵清风,就会提醒我们,清洁的空气的确可以维持健康。

③地球的一大优点,是它有一个斜轴。这个轴造成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使我们的生活免于单调,带来了可喜的交替变化,毛衣之后穿泳装,绿叶之后赏红叶。

④我们也很幸运,地球旋转的速度刚好合适。我一向热烈赞成一天24小时的制度,因为这跟我们睡眠的习惯配合得恰到好处。你想一想,地球如果转得像土星一样快,约每10小时自转一圈,情形又怎么样?你就要不断上床、起床了。

⑤有些人批评过地球的重力,说它太强,从一米左右高的地方跌下来就能摔断腿。不过也有一个优点足以相抵:房子不会轻易被风吹走。大体而论,我相信重力是很有价值的稳定力。

⑥有时候我们也听到有人埋怨地球上的气候。但是无论天气多坏,也比根本没有的好。人在月球上邂逅,势必没有什么寒暄的话可说。你也许可以说:“这个季节,陨石似乎多了一点儿。”然后就僵住,相对无言了。

⑦千秋万世,运转不停,这是地球的另一个优点。只要妥善维护,地球就可以做我们永远的乐土,虽然这个乐土不能全无风波,但它的优点也不容抹杀。

( 1 )短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围绕这个观点,作者讲了地球的许多优点,用简洁的语言把下图补充完整。

( 2 )下列对文章题目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题目就是全文的关键词
B: 题目表明了,作者的主要观点
C: 题目与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没有关系
D: 题目是全文的文眼
( 3 )请你结合短文内容,为保护地球创作一条宣传标语,表达你的观点。

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综合训练。

地球资源问题

【材料一】

风能是一种能够用以发电的无污染的清洁能源。虽然,人类利用风帆行船,利用风车提水,利用风力推动石磨或其他机械,已有数千年历史了,但是将风力转化为发电的重要能源则是在电气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风能来源丰富,发电花钱少,又没有污染,因而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现代技术使风车变成了发电的动力设备,古老的风车焕发了青春。当代科学技术已经可以大规模地利用风能来发电。新型的风车发电设备的外观就像一座高耸的铁塔,顶部有3个玻璃纤维制成的叶片。每个叶片的长度有20来米,形状像飞机的翅膀,组装上铁架以后,总体上更像飞机的螺旋桨。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地方,这些风车产生的电力相当可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片原野中分布着许多这样的风车,它们产生的电力用电缆输送到附近的著名旅游城市棕榈泉。尽管那里游人如织,电力的消耗量极大,但靠这些风车产生的电力也完全可以满足全部需要了。

【材料二】

中国重要资源在世界的位次表





自然资源

位次

矿产资源(已探明)

耕地面积

森林面积

水资源

总量在世界的位次

3

4

5

4

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位次

53

67

134

121


( 1 )根据材料,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将风力转化为发电的重要资源已有数千年历史了。

②中国的各种重要资源总量在全世界位于前列。

③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所以对于每个人来说并不缺水。

( 2 )材料一是围绕哪个关键句来写的?
( 3 )风能具有哪些优势?请从材料一中提取关键信息,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来源丰富________ ________

( 4 )材料一举“旅游城市棕榈泉”的例子,主要是为了说明( )。
A: 当地的电力消耗量极大
B: 附近的原野中有许多风车
C: 到棕榈泉旅游的人很多
D: 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地方.风能发电的电力相当可观
( 5 )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任务一:制作一张号召居民节约资源的宣传单。

①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会重点读材料________。

②宣传单的内容需要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根据所选的材料,我想到了生活中一些浪费资源的现象:________。

任务二:作一次关于“新能源新发展”的演讲。

③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会重点阅读材料________。

④结合材料。我打算为这种新能源设计这样一句宣传语:________。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