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于1902年的威海市鲸园小学坐落于市政府南侧,全校三十一个教学班、两千多名学生和近百名教职工,拥有配套齐全的现代化教学楼、办公楼,师资力量雄厚,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学校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办学思想和“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激发兴趣,张扬个性,培养特长,全人发展”的办学目标,既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重个性和特长的培养,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日益提高。先后被授予“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电教示范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山东省优秀雏鹰大队”、“威海市涉外学校”、“威海市科普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是一所以独特的办学特色跻身于省级的百年名校。
在教改这方广阔的舞台上,数学教学秉承“科研兴校、文化育人”的办学方针,按照“课堂启迪思维、活动激发兴趣、实践锻炼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文教育思路,营造起互动合作、开放创新的良好数学研究环境。几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九五”、“十五”重点实验课题 2项,省级实验课题3项,市级重点实验课题2项,并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课题实验研究成果在省课题研讨会上交流推广;“小学数学素质发展评价” 的研究成果在全市交流推广;国家级课题“多种媒体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的研究”被评为优秀实验学校。以实验促发展,不断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水平,也全面协调了学生各方能力地均衡、快速地发展,人文素养更得到了提高。目前,30名数学教师中有4人获区级以上教学能手称号,有14人在区、市、省、国家级优质课评比中获奖,有5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获奖。
如今,善于拼搏的鲸园人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斗志,潜心钻研,追求卓越,在新课改的浪潮中不断扬帆远航!
在威海市政府广场的东侧,有一座三角型花园。1916年1月10日,在皂埠嘴沙滩上发现一条巨大鲸鱼,遂以两根鲸颚骨对成"人"字型,做为三角花园的东门,南北两门则为水泥方柱,上端各横一块鲸鱼骨,故又名鲸园。当时,海星小学和明星小学均在鲸园西侧几步之遥,因此,1945年威海光复后,将海星小学和附近明星小学合并,更名为鲸园小学。
第一任:方勋臣
第二任:卞若石
第三任:苏国璋
第五任:聂XX
第四任:赵义霖
第六任:张玉池
第八任:赵佑之
第七任:刘兆允
第九任:毕继仁
第十任:孙建安
第十一任:胡远宏
第十二任:王重生
第十三任:刘德秀
第十四任:刘毓信
第十五任:宋修伦
第十六任:李仁信
第十七任:董文普
第十八任:潘玉琴
第十九任:戚惠烈
第二十任:王丽彬[1]
第二十一任:夏建娟
首先,把"鲸园"两个字缩译成汉语拼音的小写字母:j、y。然后让我们看图案:字母"j"上面的点变形成一本书,象征着教育事业。"1902"是建校的时间。下半部分由粗到细的半圆,意味着中国文化和和鲸园小学的悠久历史和延续。
再让我们分析半圆里的图案。平静的海面仿佛是停泊的港湾,同时又象征着校园的宁静、安祥和温馨。
庞大的鲸身正是校名"鲸园"的由来(据说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又恰似和校舍遥遥相对的刘公岛。(准确表达了校舍的沿海地理位置)
喷出的海花是汉语拼音小写字母"y"的变形,她象征着嫩芽,长长的水柱和嫩芽共同象征着幼苗的茁壮成长。
鲸园小学座落在美丽的滨海小城--威海。
威海市鲸园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办学思想与时俱进,构建了“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明确提出了“打造人文教育特色”的战略思想,以“网络环境下人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为载体,以“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丰富为支撑,以“打造个性化的人文课堂”为核心,以“多彩的学科实践活动”与“发展性全程评价”为手段,探索构建“课程与活动”双线并举、“环境与评价”双轨协进的学校人文教育体系。如今,风格化的教师队伍、个性化的学生群体、和谐见长的学校文化已成为鲸园人文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级德育先进实验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电教示范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威海市教育科研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鲸园小学现有30个班级,接近2000名学生,88名教职工。专任教师的合格率达到100%,其中本科率达60%,师资队伍力量雄厚,教师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拥有多名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他们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严格依法执教,以德服人,锐意进取。其中有学科带头人、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形成了一支治学严、师德正、素质高、业务精的优秀师资队伍。
威海中考信息
威海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