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向友好学校是1996年10月,为纪念潍坊市与日本国日向市缔结友好城市十周年成立的全日制小学。学校占地16952平方米,教学楼6075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1个,学生2320名,教职工120名。学校高起点、高标准配置教学设施,开发教育资源。已建成绿化、美化、知识化、艺术化的校园文化环境和信息化、网络化教育环境。建校十四年来,我校以特色加优质教育奉献社会,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奠定了学校的“窗口”地位。进入新课改以来,学校遵循“走和谐发展之路,立学校特色教育”的发展理念,在奠定学生素质基础上发展,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中创新,以学生主动发展,教师自主发展,学校和谐发展的内涵发展思路,突出办学特色,升华友好精神,创新学校事业。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写字教育实验学校、全国和谐教学先进补给学校、中央教科所“活动教学”课题实验学校,全国文化创新示范学校、全国精细化管理示范学校、省规范化学校、省科普教育示范学校、省绿色学校、省电教示范学校、省小学教学示范学校、省校本教研先进单位、省重大课题研究实验基地等重大荣誉称号。
潍坊日向友好学校占地24.5亩,现有校舍建筑面积16316m2,26个教学班,在校生1399人,教职工队伍实力雄厚。学校以信息化建设为龙头,高起点、高标准、合理化配置教育资源。校内设有高规格的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配备了先进的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实现了教师人手一机和多媒体教学进课堂,满足了电子备课、阅览、上网、多媒体课件制作、信息接收、存储、开发、转换、运用等各种教育教学的要求,达到了校内资源的共享,创设了现代教育信息环境。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教”,贯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全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友好学校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实施了以全国写字教育委员会立项的《写字育人》研究课题和中央教科所立项的《小学生自主作业活动》实验课题为主,信息技术实验研究和《脑潜能开发》课题研究为辅,带动其他课题研究的策略,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了群体科研机制,形成了以科研导思、导教、导学、导管的氛围,实现了学生“在奠定素质基础上发展”和学校“在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中创新”的辩证统一,突显了学校的个性特色,深入了素质教育内涵,促进了学校、教师、学生的主动发展。
友好学校师生已不拘泥于课本和课堂的局限,而扩大学习空间,开发信息资源,挖掘潜能,增长才干。通过课内外“说写教育”,已实现“说写无差生”的阶段目标,已有50%的教师和20%的学生进入了书法研究的层次,普通话、英语已成为“校园语言”,流利而富有情感的口语交际和写作已成为师生扎实的“基本功”。目前,学校在国际、国内的科技、艺术、书法、体育、智力、微机等各项比赛中获奖的学生,已占全校学生的65%。通过创新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60多名教师获省、市、区表彰,并涌现出全国优秀骨干教师1名、省特级教师1名、省教学能手2名、市、区教学能手53名,获省、市、区教科研成果300多项。
远程教育为老师们提供了接近教学大师,随时向大师们学习的良好契机,老师们也十分喜爱这个能够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进一步向深处延伸的教育平台。参加第一批集中培训的老师,认真踏实地学习,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作业,并将所学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紧密联系。回校后,他们依然保持着高昂的学习热情,并影响着身边的老师,其他教师也尽快掌握了远程教育的学习方法,积极钻研课程文本,探索教法,教育教学水平大有提高。
远程教育为老师们提供了接近教学大师,随时向大师们学习的良好契机,老师们也十分喜爱这个能够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进一步向深处延伸的教育平台。参加第一批集中培训的老师,认真踏实地学习,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作业,并将所学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紧密联系。回校后,他们依然保持着高昂的学习热情,并影响着身边的老师,其他教师也尽快掌握了远程教育的学习方法,积极钻研课程文本,探索教法,教育教学水平大有提高。
潍坊中考信息
潍坊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