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湖小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创建于清光绪十九年,即一九零六年,始名"普育堂",地点在秦淮区堆草巷29号,一直没有变迁。
辛亥革命后,"普育堂"义学更名为"翔鸾庙小学",改用初小年级教科书。
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后,市教育局成立。隶属社会局的"翔鸾庙小学"改组由教育局管辖,正式命名为"小西湖小学"。于 1927年9月1日正式开学。招生八个班级,一、二年级实行了二部制。
1945年抗战胜利,小学实行"中心校"制,我校定为"南京市第四区中心国民学校"。
1949年新中国成立,学校又恢复了校名--南京市小西湖小学。
"文革"中,学校曾改名为"南京市天安门小学教育营",1970年又恢复原校名"南京市小西湖小学"。
1999年,区政府投资扩建校舍,教学楼、综合楼总建筑面积6560平方米。2000年落成使用。
2003.9区教育局布局调整,原九龙桥小学并入小西湖小学成为小西湖小学分部。
目前,南京市小西湖小学是江苏省实验学校。本部与分部共有40个教学班,1700多名学生,104名教职员工,本部与分部占地面积1297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约1200平方米,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学校寓德育工作于少先队活动之中,"少年军校"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少年军校、南京市优秀少年军校。学校以学生学习心理培育为突破口,进行教育科研,优化学生整体素质。学校的"九五"教科研课题《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数学学习心理培育研究》是南京市科研规划课题,并作为子课题参与国家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大中小学生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教育与对策的研究》。"九五"课题研究顺利结题后,2000年又进行了江苏省"十五"教育科研课题《引导小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培育对策研究》。学校获秦淮区、南京市、江苏省心理教育研究先进集体和国家级课题研究先进集体。并于2005年12月顺利结题。"十一五"学校的《享受童年-小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心智发展的研究》课题,作为省级规划课题经专家论证,并着手开始研究。学校是第一批被命名的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校女子篮球队参加省级篮球比赛多次获前三名,连续14次获得南京市"新苗杯"冠军。在第8届全运会期间,学校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校学生民乐团作为"南京市少儿民乐团秦淮分团",多次参加市、区比赛和演出,多名学生在全国省、市、区比赛演出中获奖,并有学生出国参加国内外各级演出。2001年在成立80周年之际,学校党支部被评为"南京市先进基层党支部",受到中共南京市委的表彰。
南京市小西湖小学正不断创新、开拓进取、再创辉煌。
南京市小西湖小学创建于1839年,始名普育堂。小西湖小学坐落在风光秀丽的秦淮河畔,毗邻古老的中华门城堡旁,毗邻夫子庙。1911年更名翔鸾庙小学至1926年。1937年至1949年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曾先后名为马道街小学分校、南京市第四区第二保国民学校、南京市第四区中心国民学校。1949年以后,恢复原校名“南京市小西湖小学”。1968年开始,改称“南京市天安门小学教育营”。1970年恢复原校名“南京市小西湖小学”至今。共有37个教学班,1600多名学生,88名教职员工,其中大专以上学历64人,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73%,省心理教育课题研究先进个人12人,获市“行知奖”称号2人,市优秀青年教师2人,区优秀青年教师15人,区学科带头人9人,区骨干教师33人。小西湖小学经历时代沧桑,校舍不断更新,规模不断扩大,占地面积7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500多平方米,各教学设施齐全,教师师资雄厚,是初具现化办学条件的江苏省实验小学。
学校注重老师队伍的建设,采取目标激励,扬长避短,讲究策略,满足成就需要的措施,凝聚教师向心力,激发教师奋发向上,形成富有吸引力和推动力的教师群体。
以人为本,实话民主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保证学校多项工作有序高效地运转。
多年来,学校以德育为首,寓德育工作于少先队活动之中,“少年军校”被评为省先进少年军校、南京市优秀少年军校,少先队被评为南京市标兵红旗大队,南京市鼓乐团一级团,标准化队室。1个全国特色小队,2个全国特色中队。学校以科研为先导从学生学习心理培育为突破口,进行教育科研,优化学生整体素质。学校的“九五”教科研课题《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数学学习心理培育研究》,是南京市科研规划课题,并作为子课题参与国家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大中小学生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教育与对策的研究》。随后进行了省“十五”教育科研课题《引导小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培育对策研究》。学校获区、市、省心理教育研究先进集体和国家级课题研究先进集体。学校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多年来紧抓质量不放松,学校以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入手,抓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抓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抓教师的学历提升、能力培养。使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并以其提高的教学效率,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学校还以特色活动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首批被命名的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校女子篮球队参加省级篮球比赛多次获前三名,连续14次获得市“新苗杯”冠军。在第八届全运会期间,学校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少先队员提供了自由、充分的空间、时间,帮助他们在学校、社区等广阔的少先队活动空间培养兴趣、发挥潜能、提高素质,成为自己的主人。学生民乐团为“南京市少儿民乐秦淮分团”,多次参加市、区比赛和演出,30多名学生在全国、省、市、区获奖,并有学生出国演出。
南京中考信息
南京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