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电话 : 025-52281793
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大街西路88号 上元大街319
学校简介 :
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创建于1929年,是江苏省首批省级实验小学。始为初级小学,只有十几个学生,1名教师。1933年,江宁县为自治实验县,该初级小学定名为江宁自治实验县土山镇实验小学。次年,该校有6个教学班(包括骆村一个分部),200多名学生,十几名教师。开设1个小单班(从一至四年级各抽10名学生组成),进行四复式教学实验,供各小学参观仿效。"九·一八"事变后,该校大唱抗日歌曲,在校园中心设置"国耻地图"(用砖嵌地面为国界、省界,用木牌标示列强侵占中国的地域或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上方斜坡上镶嵌出"还我河山"四个大字),有时邀请东北流亡青年来校作报告,控诉日军的暴行。
抗日战争时期,实验小学惨遭日本侵略军破坏。汪伪时期改名为"模范小学",进行奴化教育,虽开设有5个班级,但只有百名学生,七八个教员。抗日战争胜利后,该校又改名为东山镇中心国民小学,直至解放前夕只有4个班级、195名学生和6名教师,而且校舍年久失修,课桌凳残缺不全。
从解放到1956年秋,该校已有14个班级(其中6个低年级是二部制),709名学生,22名教师,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5%以上。1957年初,东山镇中心小学改名为江宁县实验小学,组建了1个单班(一至四年级)控索农村复式教学的路子。1959年下半年,增设生产劳动课,并发动各学科教师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有的教具图形为省编自然教科书选作插图。1960年上半年至1963年上半年,省委批准实验小学为小学五年一贯制试点校,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
"文化大革命"开始,江宁县实验小学被斥为"黑样板",并改名为东山镇小学,教学工作受到严重影响。1978年,该校被确定为县属重点小学,次年5月又恢复校名为江宁县实验小学。1980年8月被确定为全省95所实验小学之一。
由于江宁县撤县建区,2001年9月学校更名为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学校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的"三校联动"号召,2004年7月至2005年8月学校分两次搬迁至新校址,并合并了原东山镇第三小学。目前学校占地面积92亩,校园北依东山、草坪绿篱、环境优美。有市、区学科带头人、教学标兵49名,本科学历教师50人,受区以上表彰达107人次。
学校坚持以创建"实验型、示范型、高质量、有特色"的省内一流名校为办学目标,以"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为工作指南,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拥有整套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装备,每个教室、办公室及专用教室均可通入宽带接入Internet网。
近几年来,学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达580多项,现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省心理教育实验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美术教育科研基地、南京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学校以出色的党建工作赢得市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创新奖、先进基层党支部的光荣称号,其中党建工作创新事迹在市教育局党建工作会议上交流。学校少先队先后被授予"全国红旗大队""省功勋大队"称号。
现在,在校长李洪祥同志的带领下,全校教职员工深入开掘江宁实小百年名校的文化底蕴和优良传统,发扬"领导呕心沥血艰苦奋斗;教师心无旁骛一心上进;学校响鼓重擂名声在外"的作风和特点,重塑学校精神和价值观,使敬业爱生、积极进取、勤勉负责成为学校的主流文化,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志向和决心争做一流名师,打造实小品牌,全面发展学生,全面推进学校新一轮发展的进程,落实素质教育,力争使学校早日成为市内领先、全省一流的新实小。
基本信息
1934年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有6个教学班,200多名学生,十几名教师。开设1个小单班,进行四复式教学实验,供各小学参观仿效。学校拥有整套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装备,电子白板、投影、电脑。每个教室、办公室及专用教室均可通入宽带接入互联网。
校园文化
“九·一八”事变后,该校大唱抗日歌曲,在校园中心设置“国耻地图”(用砖嵌地面为国界、省界,用木牌标示列强侵占中国的地域或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上方斜坡上镶嵌出“还我河山”四个大字),有时邀请东北流亡青年来校作报告,控诉日军的暴行。
历史沿革
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惨遭日本侵略军破坏。汪伪时期改名为“模范小学”,进行奴化教育,虽开设有5个班级,但只有百名学生。
抗日战争胜利后,该校又改名为东山镇中心国民小学,直至解放前夕只有4个班级、195名学生和6名教师,而且校舍年久失修,课桌凳残缺不全。
从解放到1956年秋,该校已有14个班级(其中6个低年级是二部制),709名学生,22名教师,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5%以上。1957年初,东山镇中心小学改名为江宁县实验小学,组建了1个单班(一至四年级)控索农村复式教学的路子。1959年下半年,增设生产劳动课,并发动各学科教师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有的教具图形为省编自然教科书选作插图。1960年上半年至1963年上半年,省委批准实验小学为小学五年一贯制试点校,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
“文化大革命”开始,江宁县实验小学被斥为“黑样板”,并改名为东山镇小学,教学工作受到严重影响。1978年,该校被确定为县属重点小学,次年5月又恢复校名为江宁县实验小学。1980年8月被确定为全省95所实验小学之一。后由于江宁县撤县建区,2001年9月学校更名为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学校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的“三校联动”号召,2004年7月至2005年8月学校分两次搬迁至新校址,并合并了原东山镇第三小学。
现任领导
李洪祥,现任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校长。1970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市名校长,南京市十佳青年。1989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任百家湖小学副校长,1998年任党支部书记,主持学校工作,1999年起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王东敏,男,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副校长,1971年9月出生,1989年8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特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党员。
顾敏,女,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副校长,197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毕业于晓庄师范大专班,2000年取得本科学历。工作以来,先后担任过百家湖小学教科室主任、德育主任、科学园小学副校长等职务,现为实验小学副校长。
王小强,校长助理,1977年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1997年毕业于江苏省丹阳示范音乐大专班,同年分配至实验小学工作。曾代表江宁区教育工会参加南京市两届教工文艺汇演,荣获一、二等奖。多次向市、区上公开课,获得好评。
现任领导
李洪祥,现任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校长。1970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市名校长,南京市十佳青年。1989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任百家湖小学副校长,1998年任党支部书记,主持学校工作,1999年起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王东敏,男,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副校长,1971年9月出生,1989年8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特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党员。
顾敏,女,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副校长,197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毕业于晓庄师范大专班,2000年取得本科学历。工作以来,先后担任过百家湖小学教科室主任、德育主任、科学园小学副校长等职务,现为实验小学副校长。
王小强,校长助理,1977年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1997年毕业于江苏省丹阳示范音乐大专班,同年分配至实验小学工作。曾代表江宁区教育工会参加南京市两届教工文艺汇演,荣获一、二等奖。多次向市、区上公开课,获得好评。
师资力量
基本信息
该校有市、区学科带头人、教学标兵49名,本科学历教师50人,受区以上表彰达107人次。 优秀教师
吴凤霞 ,女 ,1993年8月工作,小学高级教师,连续三届被评为江宁区青年教学标兵,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该教师能够潜心钻研课堂教学,以争做一名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作为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工作务实、创新。曾先后多次在市、区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奖、先后多次在市、区专题研讨会中作观摩课,深受学生喜欢。
沈俊,区教科研学科带头人,197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区教育学会会员,区第二届数学青年教学骨干,区首届“教育科研学科带头人”。1996年分配到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工作至今。主要从事数学和信息技术教学,管理学校的电教网络工作。
王小香,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199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专科学校。1998年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2006年六月至八月赴澳大利亚进修学习,取得昆士兰州QUT大学TESOL项目培训资格证书。曾先后被评为区教育局“优秀中共党员”、南京市第四届“优秀青年教师”、区第四届“青年教学标兵”、校“先进工作者”。
赵泠泠,女,区十佳教坛新秀,小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曾先后在高淳县和江宁区禄口中心小学任教,2005年8月调入江宁实小。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二十年。曾获区“十佳教坛新秀”称号,两次被评为区先进教师,多次被所在乡镇学校评为先进教师。
张平乐, 男,区英语学科带头人,1956年12月生,小学高级教师,江宁区第四届小学英语学科带头人,区小学外语教育学会会员。2004年调入江宁实小。
(注:更多优秀教师信息请翻阅参考资料)
校园文化
教风:爱生善教
学风:勤奋善思
校风:勤学守纪 求实 创新
办学理念
学校坚持以创建“实验型、示范型、高质量、有特色”的省内一流名校为办学目标,以“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为工作指南,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主要荣誉
学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达580多项,现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省心理教育实验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美术教育科研基地、南京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学校以出色的党建工作赢得市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创新奖、先进基层党支部的光荣称号,其中党建工作创新事迹在市教育局党建工作会议上交流。学校少先队先后被授予“全国红旗大队”“省功勋大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