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第三小学
电话 : 0762-3884485
地址 : 广东省河源市新市区新风路190号
学校简介 :
河源市第三小学座落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具有“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美称的河源市区中心。学校绿草如茵,环境优美,是求学进取、陶冶情操的人文园地。
学校于1998年秋开办,隶属河源市教育直管,校园占地面积1.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5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52个,学生3248多人;教职工达160多人,专职教师150多人,其中副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14人;大专学历以上有138人,达97%,其中本科有51人,达40%。
学校遵循“为了学生未来的卓越奠基”的办学宗旨,以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民主开放的时代精神,走出了一条制度化、人文化的管理路子,形成德育为首,发展能力为主,扎实双基、关注情感态度、全面提高素质的育人模式,成为一所有特色、有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学校。
学校教学设施完善,育人环境优美。50多个教室全部配有多媒体教学平台,每位教师均配有笔记本电脑;有电脑室、音乐室、书画室、民乐室、舞蹈室等20多个功能室;有标准的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键球场、乒乓球馆和200米环形塑胶跑道及快乐体育场,体育设施齐全;有藏书室、阅览室3个,共藏书6万余册;校园可绿化地均得到绿化,绿化覆盖率达100%。
“以德立身,规范导行,自主管理,彰显个性,全面育人”是学校的德育理念。学校一切工作以德为先,注重加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品质优良的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注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规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让好习惯伴随学生成才成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年级、班级自主管理,让学生学会自我鞭策,自我学习,自我管理;通过开展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体育、艺术等活动,让学生艺术见长,个性张扬,气质非凡;从环境、活动、课堂等全面渗透育人元素,让学生从各方面得到良好的熏陶,从而健全学生健康人格,成为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关注发展,教学相长”是我校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面向全体,鼓励、引导学生探索知识,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以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全方位的发展;课后,加强集体备课及业务学习的管理,注重校本培训,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教学与科研引领教师走上专业化成长的路子,努力帮助教师在教学、科研中体会成功。
学校十分注重教育科研,教育科研硕果累累。承担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课题:“中小学素质教育操作性策略研究”的子课题——《自主参与型的班级管理研究》课题,荣获广东省科研成果一等奖,荣获首届广东省中小学德育创新成果三等奖。广东省德育科研课题《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实效性研究》荣获课题科研成果优秀奖。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指导”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科研课题顺利结题。广东省德育重点科研课题——《阅读引领成长: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研究》,荣获课题科研成果优秀奖。在科研课题研究中,61人次获市级奖励,26人次获省级奖励,17人次获国家级奖励,31人被评为“广东省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教育科研是名师成长的沃土,是名校腾飞的翅膀,多项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即发展了学校,又成就了老师,还培养了学生。
学校开办至今先后被各级党、政部门授予“国家级绿色学校”、“全国‘双合格’优秀(示范)家长学校”、“全国红旗大队”、“广东省美丽校园”、“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广东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首批德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成绩代表过去,奋斗铸就未来。我们始终秉承“以德立校,依法治教,科研兴校,环境育人”的办学理念,以饱满的热情,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携手奋进
学校荣誉
十年来,学校的办学成果得到了广泛关注,赢得了高度赞誉。先后被各级党、政部门授予“广东省美丽校园”、“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国家级绿色学校”、“全国‘双合格’优秀(示范)家长学校”、“全国红旗大队”等荣誉称号。
现任校长叶凤良,是广东省首批基础教育名校长,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广东省师德十大标兵”,“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学校设施
学校育人环境优美,教学设备设施完善。48个教学班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平台,有先进的网络设施;有专用的各种功能室29个,有标准的足球场和200米环形塑胶跑道及快乐体育场,体育设备齐全:有藏书室、阅览室各3个,共藏书6万余册;有百米绿色长廊和内容丰富多彩的环保长廊;有一千多平方米的“知识园”,园里一年四季都鸟语花香。
学校特色
学校十分注重教育科研,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2002年3月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课题:“中小学素质教育操作性策略研究”的子课题??“自主参与型的班级管理研究”教育科研项目,通过“创建班级文化,改革班干制度,设置班级服务岗位”等方面的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题时,荣获科研成果“一等奖”,2008年4月荣获“首届广东省中小学德育创新成果三等奖”。2005年6月学校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实验研究实验学校”,承担了子课题“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实效性研究”,目前正在实践中。教育科研发展了学校,成就了老师,培养了学生。
学校将始终坚持“以德立校,以法治教,科研兴校,环境育人”的办学理念,以饱满的热情,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携手共进。
学校领导
叶凤良女党支部书记、校长 1958年生,1975年参加工作。大专学历,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有二十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国家级正式刊物发表并获奖。1996年任河源市第一小学教务处副主任,1998年被评为“河源市优秀教师”,同年任河源市第三小学副校长,2001年任校长。2002年被评为河源市直“优秀共产党员”; 2004年被评为“河源市优秀校长”;2005年荣获“河源市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基础教育名校长”; 2007年荣获“广东省师德十大标兵”称号和“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赖国勇男 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 1968年10月生,1988年参加工作,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1998年在河源市第二小学任校长助理,2001年通过竞争上岗调入河源市第三小学担任副校长至今,主管学校教学工作。是中国教育学会“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会员;河源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有十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市、省、国家级刊物中发表,并有多篇获国家、省、市级奖励;曾负责主持中国教育学会“十五”、“十一五”多项科研子课题的实验研究,其中《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研究》获“科研一等奖”,并编辑了多本成果论文集,共达60多万字, 2005年被省教育学会评为“优秀科研工作者”;2006年获广东省教育管理科学吴汉良奖三等奖。
叶兴增 男 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 197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1999年9月参加工作,2002年参加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任总务处副主任,2004年任副校长,主管学校德育、后勤、工会工作;是河源市首批百名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河职院体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河源市教育学会德育专业指导委员会理事,广东省中小学德育基地协作会会员;2007年参加广东省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结业;2002年荣获“河源市爱国卫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3年被国家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授予“绿色学校园丁奖”;2005年被评为“市直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8年被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评为“德育科研先进个人”。
邓春苗 女 副校长 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小学数学高级教师,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河职院教育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1991年参加工作,2001年任广东老隆师范附属小学副校长,2006年9月调入市三小,2007年10月参加竞争上岗任副校长。曾于2000年代表河源市参加广东省小学数学说课比赛获二等奖,同年荣获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称号;2002年被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评为学会先进工作者;2002~2005年参加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高级研修班学习,被评为“优秀学员”。曾多次承担或主持省级课题,先后在国家、省、市级刊物获奖或发表论文10余篇。目前主管学校的科研工作。
学校领导
叶凤良女党支部书记、校长 1958年生,1975年参加工作。大专学历,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有二十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国家级正式刊物发表并获奖。1996年任河源市第一小学教务处副主任,1998年被评为“河源市优秀教师”,同年任河源市第三小学副校长,2001年任校长。2002年被评为河源市直“优秀共产党员”; 2004年被评为“河源市优秀校长”;2005年荣获“河源市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基础教育名校长”; 2007年荣获“广东省师德十大标兵”称号和“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赖国勇男 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 1968年10月生,1988年参加工作,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1998年在河源市第二小学任校长助理,2001年通过竞争上岗调入河源市第三小学担任副校长至今,主管学校教学工作。是中国教育学会“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会员;河源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有十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市、省、国家级刊物中发表,并有多篇获国家、省、市级奖励;曾负责主持中国教育学会“十五”、“十一五”多项科研子课题的实验研究,其中《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研究》获“科研一等奖”,并编辑了多本成果论文集,共达60多万字, 2005年被省教育学会评为“优秀科研工作者”;2006年获广东省教育管理科学吴汉良奖三等奖。
叶兴增 男 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 197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1999年9月参加工作,2002年参加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任总务处副主任,2004年任副校长,主管学校德育、后勤、工会工作;是河源市首批百名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河职院体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河源市教育学会德育专业指导委员会理事,广东省中小学德育基地协作会会员;2007年参加广东省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结业;2002年荣获“河源市爱国卫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3年被国家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授予“绿色学校园丁奖”;2005年被评为“市直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8年被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评为“德育科研先进个人”。
邓春苗 女 副校长 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小学数学高级教师,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河职院教育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1991年参加工作,2001年任广东老隆师范附属小学副校长,2006年9月调入市三小,2007年10月参加竞争上岗任副校长。曾于2000年代表河源市参加广东省小学数学说课比赛获二等奖,同年荣获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称号;2002年被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评为学会先进工作者;2002~2005年参加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高级研修班学习,被评为“优秀学员”。曾多次承担或主持省级课题,先后在国家、省、市级刊物获奖或发表论文10余篇。目前主管学校的科研工作。
学校成就
由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2009年广东省中小学德育创新成果展示活动中,学校“行为自主养成教育模式的探索”的研究成果荣获广东省中小学德育创新二等奖。
学校2005年4月承担了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立项的《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实效性研究》的课题实验。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学校课题组经过三年的实践与探索, 2008年6月顺利结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已有经验和学校的“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大胆创新实践,积极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行为习惯教育自主养成的途径与模式:一是 “自主、合作、探究”学科教学养成教育模式;二是“自主、创造、体验”型德智活动模式;三是“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四是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型养成教育模式。
小学生的行为养成是一个永恒的教育主题,需要学校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实践。学校致力于让学生自觉、自主规范自己各方面的行为,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