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窿
窿
lóng
【形】
高起;突出〖high〗。如:窿穹(高大的样子)
用同“癃”〖infirm〗。如:窿笃(严重的肢体麻痹)
窿
lóng
【名】
[方言]∶煤矿坑道〖pit〗。如:窿工;清理废窿
● 隆
隆
lóng
【形】
(形声。从生,降省声。本义:高)
丰大;高〖grand;high〗
隆,丰大也。——《说文》
宛中隆。——《尔雅·释山》。注:“山中央高。”
虽隆薛之城。——《战国策·齐策一》
隆准而龙颜。——《史记·高祖纪》
段干木之隆。——《吕氏春秋·秋期贤》
降冲以攻。——《淮南子·泛论》
德隆望尊。——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隆穷(隆起的样子);隆颓(高低不平的样子);隆岳(高山
● 笼
笼
籠
lóng
【名】
(形声。从竹,龙声。本义:竹笼)
用竹片编成的盛物的器具〖bamboobox〗
笼,举土器也。——《说文》
共丘笼。——《周礼·遂师》
貂裘而负笼。——《淮南子·说山》
荷笼负锸。——《汉书·王莽传》
青丝为笼系。——《乐府诗集·陌上桑》
又
桂枝为笼钩。
又如:笼臿(盛土的笼和铲挖泥土的锹);笼篰(竹笼和小竹篓);笼屉(蒸笼)
饲养鸟、虫、家禽等的笼子〖cage
● 聋
聋
聾
lóng
【动】
(形声。从耳,龙声。本义:丧失听觉能力)
同本义〖deaf;behardofhearing〗
聋,无闻也。——《说文》
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庄子·逍遥游》
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又如:聋聩(耳聋或天生的聋子。比喻愚昧无知,不明事理);聋昧(耳聋目盲);聋瞢(聋盲)。又指聋子
发瞽披聋。——枚乘《七发》
愚昧;不明事理〖stupi
● 蕯
sà ㄙㄚˋ
◎ “薩”的讹字。
● 弄
nòng ㄋㄨㄥˋ
◎ 玩耍,把玩:摆弄。玩弄。弄臣(帝王所亲近狎昵的臣子)。弄潮儿。戏弄。弄瓦(“瓦”是原始的纺锤,古代把它给女孩子玩,意为生女儿)。弄璋(“璋”是一种玉器,古代把它给男孩子玩。意为生儿子)。
◎ 做,干:弄假成真。弄明白。
◎ 设法取得:弄点钱花。
◎ 搅扰:这事弄得人心惶惶。
◎ 耍,炫耀:搔首弄姿。
◎ 不正当地使用:弄权。弄手段。捉弄。
◎
● 竜
lóng ㄌㄨㄥˊ
◎ 古同“龙”。
● 砻
(礱)
lóng ㄌㄨㄥˊ
◎ 去掉稻壳的农具,形状略像磨,多以木料制成。
◎ 用砻去掉稻壳:砻谷舂米。
◎ 磨(mó):“造兹宝刀,既砻既砺”。
● 眬
(矓)
lóng ㄌㄨㄥˊ
◎ 〔蒙(méng)眬〕见“蒙2”。
● 哢
lòng ㄌㄨㄥˋ
◎ (鸟)鸣。
● 胧
(朧)
lóng ㄌㄨㄥˊ
◎ 〔朦胧〕a.月光不明;b.不清楚,模糊。
● 珑
(瓏)
lóng ㄌㄨㄥˊ
◎ 〔珑玲〕a.金玉碰击声;b.玉色明亮的样子。
◎ 〔珑珑〕a.干燥的样子;b.明朗美丽的样子。
◎ 古人在大旱求雨时所用的玉,上面刻有龙形花纹。
● 栊
(櫳)
lóng ㄌㄨㄥˊ
◎ 窗棂木,窗,亦借指房舍:帘栊。房栊。栊门(房门)。
◎ 养兽的棚栏。
● 昽
(曨)
lóng ㄌㄨㄥˊ
◎ 〔曈昽〕见“曈”。
◎ 〔曚昽〕见“曚”。
● 茏
(蘢)
lóng ㄌㄨㄥˊ
◎ 〔茏葱〕草木青翠茂盛。亦称“葱茏”。
◎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 拢
(攏)
lǒng ㄌㄨㄥˇ
◎ 凑起,总合:拢共。拢总。归拢。
◎ 靠近,船只靠岸:拢岸。拉拢。
◎ 使不松散或不离开:收拢。拢音。把孩子拢在怀里。
◎ 梳,用梳子整理头发:拢一拢头发。
◎ 合上,聚集:她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 拢
approach hold together reach
● 垅
(壠)
lǒng ㄌㄨㄥˇ
◎ 同“垄”。
◎ 垅
ridge
● 垄
(壟)
lǒng ㄌㄨㄥˇ
◎ 田地分界高起的埂子:田垄。垄沟。
◎ 农作物的行(háng ),或行与行间的空地:宽垄密植。
◎ 像垄的东西:瓦垄。
◎ 坟冢:“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 垄
ridge in a field
● 咙
(嚨)
lóng ㄌㄨㄥˊ
◎ 〔喉咙〕见“喉”。
● 陇
(隴)
lǒng ㄌㄨㄥˇ
◎ 中国甘肃省的别称。
◎ 古地名,在今中国甘肃省:得陇望蜀(喻人贪得无厌)。
◎ 古同“垄”,土埂。
● 龙
(龍)
lóng ㄌㄨㄥˊ
◎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 姓。
◎ 龙
drago
● 屸
hóng ㄏㄨㄥˊ
◎ 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