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唬
唬
hǔ
【动】
虚张声势、夸大事实来吓人〖bluff;intimidate;frighten;scare〗
唬,虎声也。从口虎。——《说文》
又如:你别唬人;唬吓(吓唬);唬弄(糊弄。欺骗;蒙混)
另见xià
唬
xià
【动】
同“吓”。恐惧,害怕〖scare〗
唬得目瞪口呆。——《红楼梦》
又如:唬杀(吓死;吓坏了)
另见hǔ
● 虎
虎
hǔ
【名】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同本义〖tiger〗,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Pantheratigris),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虎,山兽之君。——《说文》
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
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苛政猛于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 糊
糊
hū
【动】
涂抹〖plaster〗。如:糊墙缝;糊窟窿;糊上一层泥
泛指遮掩〖cover〗。如:糊弄(胡扯瞎弄,草草了事)
词缀
∶叠用在形容词后加重程度。如:黑糊糊,粘糊糊
另见hú;hù
糊
hú
【名】
(形声。从米,胡声。本义:同“餬”。稠粥)同本义〖thickcongee;thickgruel〗
日用面一斗为糊,以供缄封。——唐·冯贽《云仙杂记》引《宣武盛事》
糊
● 蝴
蝴
hú
(形声。从虫,胡声。本义:蝴蝶:虫名。种类很多)
蝴蝶
húdié
〖butterfly〗。也作“胡蝶”。旧时以为蝶的总称,今动物学以为蝶的一种。构成鳞翅目锤角亚目的某些身体细长在白天活动的昆虫,经常具有鲜明的颜色,有特殊型的双翅
蝴蝶结
húdiéjié
〖bow;bowknot;bow-tie〗∶把缎带或绳子折成两个或几个圈而形成的结(如装饰用活结),通常很容易拉开
〖butterflyknot〗
● 湖
湖
hú
【名】
(形声。从水,胡声。本义:陆地上聚积的大水体)
湖泊,积水的大泊〖lake〗
湖,大陂也。——《说文》
扬州浸有五湖。浸,川泽所仰以灌溉也。——《周礼·职方》。按:古言鸿隙大陂,言汪汪千顷陂,皆谓大池也。凡大泽蓄水,南方名曰湖。”
江海陂湖园池。——《汉书·元帝纪》。注:“深水也。”
战于五湖。——《国语·越语》
又如:湖池(湖泊池沼);湖胶(湖水结冰);湖埭(湖的堤坝);湖海(湖与海的合称;泛指天下
● 葫
葫
hú
【名】
(形声。从芔,胡声。本义:蔬菜名。即“大蒜”)〖古〗∶蒜或大蒜的别名〖garlic〗
蒜有大小,大蒜为葫,小蒜为蒜。——《尔雅翼》
葫芦
húlu
〖bottlegourd〗
一年生蔓草,叶如心形、互生,花白色,果实如大小二球重叠,除其果肉,可充器皿
该蔓草之果实
葫芦属某些植物的泛称
〖bottlegourdpeel〗∶用作中药的该种植物的干燥果实,用于利尿消肿
〖bloc
● 壶
壶
壺
hú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壶形。本义:古代盛器)
同本义〖pot;kettle;bottle〗。深腹,敛口,多为圆形,也有方形、椭圆等形制
壶,昆吾圆器也。——《说文》
国子执壶浆。——《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注:“礼器,腹方口圆曰壶,反之曰方壶,有爵饰。”
八壶设于西序。——《仪礼·聘礼》
引壶觞。——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箪食壶浆。——《三国志·诸葛亮传》
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 胡
胡
hú
【名】
(形声。从肉,古声。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wattle〗
胡,牛顄垂也。——《说文》。徐锴曰:“牛颔下垂皮也。”
狼跋其胡。——《诗·豳风·狼跋》。传:“老狼有胡。”
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汉书·郊祀志上》。师古曰:“胡,谓颈下垂肉也。”
又如:胡髯朗(羊的别名。胡,颈下垂肉;髯,须);胡皱(牛颔下松弛有皱纹的皮);胡袋(某些鸟类颌下的皮囊,也称喉囊)
器物上下垂如胡的部分
● 弧
弧
hú
【名】
(形声。从弓,瓜声。本义:木弓)
同本义;泛指弓〖bow〗
弧,木弓也。——《说文》
弦木为弧。——《易·系传》
檿弧箕服。——《国语·郑语》
弧弓夭猎。——《汉书·韩安国传》
又如:弧弓(古代六弓之一。其力强,可以远射甲革坚硬之物。六弓:王弓、弧弓、夹弓、庚弓、唐弓、大弓);孤矢(弓箭);孤室(弓袋);弧弦(开弓张弦)
张旗用的竹弓〖bamboobow〗
载弧屬。——《礼记·明堂位》
● 狐
狐
hú
【名】
(形声。从犬,瓜声。本义:狐狸)
同本义〖fox〗
朕狐疑。——《汉书·文帝纪》。注:“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称狐疑。”
小狐汔济。——《易·未济》
狐鸣呼曰。——《史记·陈涉世家》
狐裘不暖锦衾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狐凭鼠伏。——《广东军务记》
又如:狐丘(狐穴居之小山);狐白(狐腋下的白毛);狐兔(狐和兔);狐仙(传说狐狸能修炼成仙,化为人形,与人来往)
● 忽
忽
hū
【动】
(形声。从心,勿声。本义:不重视;忽略)
同本义〖neglect〗
忽,忘也。——《说文》
忽,轻也。——《广雅·释诂三》
奈何而忽。——《汉书·食货志》
忽于小过。——《汉书·王嘉传》
忽于道德。——《汉书·东平思王宇传》
不可忽也。——《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疏忽;忽忘(忘记);忽易(忽略,忽视);忽睨(傲视);忽怠(轻慢);忽慢(轻慢);忽薄(轻视)
好像〖seem〗。如:忽
● 呼
呼
嘑、虖、謼
hū
【动】
(形声。从口,乎声。本义:吐气,与“吸”相对)
同本义〖exhale;breatheout〗。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与“吸”相对
呼,外息也。——《说文》(外息,指呼气)
阴盛则呼吸万物而藏之内也。——《书·大传》
候呼引针。——《素问·离合真邪论》
又如:呼哈(呼吸吞吐);呼噏(吐云纳气);呼息(呼吸,喘气);呼翕(呼气和吸气)
大声叫喊〖cryout〗
呼,唤也。—
● 冴
yà ㄧㄚˋ
◎ 古同“讶”。
● 乯
ol
◎ 义未详。
● 沪
(滬)
hù ㄏㄨˋ
◎ 〔沪渎〕古代称松江的下游,在今中国上海市。
◎ 中国上海市的别称(相传境内的吴淞江就是古代的“沪渎”,因而得名)。
● 沍
hù ㄏㄨˋ
◎ 同“冱”。
● 护
(護)
hù ㄏㄨˋ
◎ 使不受侵犯和损害:保护。护卫。护理。护士。护航。护林。辩护。守护。
◎ 掩蔽,包庇:护短。庇护。
毁
◎ 护
be partial to protect shield
● 帍
hù ㄏㄨˋ
◎ 〔帍裱〕古代妇女的披巾。
● 囫
hú ㄏㄨˊ
◎ 〔囫囵〕整个的、完全不缺,如“囫囫吞枣”(喻学习上不加分析,不作消化理解,含糊笼统地接受下来)。
● 乕
hǔ ㄏㄨˇ
◎ 古同“虎”。
● 汻
hǔ ㄏㄨˇ
◎ 古同“浒”,水边。
● 虍
hū ㄏㄨˉ
◎ 虎皮上的斑纹。
● 芐
hù ㄏㄨˋ
◎ 即地黄,一种药草。
● 匢
hū ㄏㄨˉ
◎ 古同“匫”。
● 冱
hù ㄏㄨˋ
◎ 闭,塞:“心冱涸其不化兮,形凝冰而自栗”。
◎ 冻结:“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
● 乎
hū ㄏㄨˉ
◎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乎(吗)?
◎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呀)!
◎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乎。无须乎。异乎寻常。
◎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乎。郁郁乎。
◎ 古同“呼”,呜呼。
● 戸
hù ㄏㄨˋ
◎ 同“户”。
● 户
hù ㄏㄨˋ
◎ 一扇门,门:门户。窗户。户枢不蠹。夜不闭户。
◎ 人家:户口。户主。门户之见(亦指派别上的成见)。
◎ 会计部门称账册上有业务关系的团体或个人:户头。开户。
◎ 门第:门当户对。
◎ 姓。
◎ 户
door
● 戶
hù ㄏㄨˋ
◎ “户”的繁体字。
◎ 一扇門稱為“戶”。亦指房屋的出入口。如:“小心門戶”、“夜不閉戶”。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
◎ 住家、人家。如:“住戶”、“用戶”、“訂戶”、“千家萬戶”。
◎ 門第,家族的身分地位。如:“門當戶對”。
◎ 與帳務有關的個人或團體。如:“開戶”、“帳戶”、“存戶”。
◎ 量詞。計算住家數量的單位。如:“一戶人家”、“五百戶住家”。<
● 弖
hù ㄏㄨˋ
◎ 俗文互字。
◎ 绷固。
◎ 日音“te”
● 互
hù ㄏㄨˋ
◎ 彼此:互相。互助。互利。互生。
◎ 互
each other mutu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