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文字

  • 拼音:ci
  • 注音:ㄘˊ
  • 声调:阳平(二声)
  • 声调字母:i
  • 部首笔画:3
  • 简体部首:
  • 总笔划:9
  • 繁体字:
  •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造字法:形声
  • 笔划顺序:横竖竖捺横撇折撇捺
  • 【五笔86】AUQW
  • 【五笔98】AUQW
  • 【五行】
  • 【unicode】U+8328
  • 【四角号码】44182
  • 【仓颉】TIMO
  • 【GBK】B4C4
  • 【汉字编号】4129
  • 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汉语字典
  • 康熙字典
  • 字源字形


cí ㄘˊ
◎ 用茅或苇覆盖房子:茅茨(用茅草覆盖屋顶)。茨宇(茅屋)。茨檐。茨门。
◎ 蒺藜:茨藿(“藿”,野菜;指以茨藿充饥,引申为粗劣的食物)。
◎ 积土填满:“茨其所决而高之。”

汉语字典

[①][cí]
[《廣韻》疾資切,平脂,從。]
(1)用茅草、芦苇等盖屋。
(2)茅屋的顶盖。
(3)盖屋用的草。
(4)蒺藜。
(5)堆积;填塞。
(6)通“餈”。米饼。
(7)姓。汉有茨充。见《後汉书·循吏传》。

音韵参考

[上古音]:脂部从母,dziei
[广 韵]:疾資切,上平6脂,cí,止開三平脂A從
[平水韵]:上平四支
[粤 语]:ci4
[闽南语]:chhi1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茨;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028第13
【唐韻】疾資切【集韻】【韻會】【正韻】才資切,??音薋。【說文】以茅蓋屋。【釋名】茨,次也,次草爲之也。【書·梓材】惟其塗塈茨。【周禮·夏官·圉師】茨牆則剪闔。【莊子·讓王篇】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生草。 又【詩·鄘風】牆有茨。【註】蒺藜也。【爾雅·釋草】茨,蒺藜。【註】布地蔓生,細葉,子有三角,刺人。 又【酉陽雜俎】沙州,飼馬以茨、萁。 又【博雅】積也,聚也。【詩·小雅】曾孫之稼,如茨如梁。 又山名。【莊子·徐無鬼】黃帝將見大隗于具茨之山。 又姓。【後漢·衞颯傳】南陽茨充代颯爲桂陽太守。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相关词语

【文字分类】
A
B
C
D
E
  • e
  • F
    G
    H
    J
    K
    L
    M
    N
    O
  • ou
  • o
  • P
    Q
    R
    S
    T
    W
    X
    Y
    Z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