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文字

  • 拼音:lu?
  • 注音:
  • 声调:阳平(二声)
  • 声调字母:l
  • 部首笔画:0
  • 简体部首:
  • 总笔划:0
  • 繁体字:
  • 汉字结构:
  • 造字法:形声
  • 笔划顺序:
  • 【五笔86】QLQY
  • 【五笔98】QLQY
  • 【五行】0
  • 【unicode】0
  • 【四角号码】0
  • 【仓颉】QLQY
  • 【GBK】0
  • 【汉字编号】0
  • 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汉语字典
  • 康熙字典
  • 字源字形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luó
【名】
带卷边的青铜圆盘〖gong〗,通常用槌子击打就发出柔和而洪亮、能传得很远的声音
鸣锣聚众。——《广东军务记》

鸣锣会集。
鸣锣传递。

锣槌
luóchuí
〖hammer〗敲锣用的有撞头的杆
锣鼓
luógǔ
〖gonganddrum〗∶铜锣与大鼓
〖traditionalpercussioninstruments〗∶泛指打击乐器
锣鼓齐鸣,好不热闹
锣鼓喧天
luógǔ-xuāntiān
〖adeafeningsoundofbeatingthegongsanddrums;greatdinofgongsanddrums〗锣声鼓声直上九霄。形容气氛热烈
只见山坡后面,锣鼓喧天,早撞出两彪军马。——《水浒传》
锣齐鼓不齐
luóqígǔbùqí
〖withinadequatemanpowerorcondition〗[方言]∶比喻人到不齐或是条件不具备
总是锣齐鼓不齐的,不知道哪天才能开得成这个会


(鑼)
luó
一种乐器,铜制,像盘,用槌子敲打出来:锣鼓经(戏曲打击乐各种谱式的泛称)。锣鼓喧天。紧锣密鼓。

笔画数:13;
部首:钅;
笔顺编号:3111525221354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金字部】
【廣韻】魯何切【集韻】【韻會】良何切【正韻】郞何切,
0

相关词语

【文字分类】
A
B
C
D
E
  • e
  • F
    G
    H
    J
    K
    L
    M
    N
    O
  • ou
  • o
  • P
    Q
    R
    S
    T
    W
    X
    Y
    Z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