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敖
áo ㄠˊ
◎ 出游,闲游:“以敖以游”。
◎ 古同“熬”,煎熬。
◎ 姓。
[①][áo]
[《廣韻》五勞切,平豪,疑。]
亦作“傲2”。
(1)游玩;游逛。
(2)戏谑;调笑。
(3)舞蹈的位置。《诗·王风·君子阳阳》:“左執翿,右招我由敖。”郑玄笺:“右手招我,欲使我從之於燕舞之位。”朱熹集传:“敖,舞位也。”一说,舞曲名,即《骜夏》。马瑞辰通释:“敖,疑當讀爲《驁夏》之驁,《周禮·鍾師》:奏九夏,其九爲《驁夏》。”
(4)喧噪;叫喊。
(5)春秋楚国对未成君而死、无谥号者之称。
(6)犬长四尺曰敖。
(7)粮仓。后作“廒”。
(8)通“螯”。
(9)通“熬”。煎熬。
(10)古地名。在今河南省荥阳县西北。
(11)姓。宋代有敖颖士、敖知言。见《通典·氏族四》。
[②][ào]
[《集韻》魚到切,去号,疑。]
傲慢;骄傲。后通作“傲”。
[上古音]:宵部疑母,ng?
[广 韵]:五勞切,下平6豪,áo,效開一平豪疑
[平水韵]:下平四豪
[唐 音]:ngɑu
[国 语]:áo,ào
[粤 语]:ngou4ngou6
[闽南语]:g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