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文字

  • 拼音:zhān
  • 注音:ㄓㄢ
  • 声调:阴平(一声)
  • 声调字母:a
  • 部首笔画:4
  • 简体部首:
  • 总笔划:9
  • 繁体字:
  • 汉字结构:半包围结构
  • 造字法:形声
  • 笔划顺序:撇横横折竖横竖折横
  • 【五笔86】TFNK
  • 【五笔98】EHKD
  • 【五行】
  • 【unicode】U+6BE1
  • 【四角号码】21716
  • 【仓颉】HUYR
  • 【GBK】D5B1
  • 【汉字编号】1541
  • 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汉语字典
  • 康熙字典
  • 字源字形


(氊)
zhān ㄓㄢˉ
◎ 用兽毛或化学纤维制成的片状物,可做防寒用品和工业上的垫衬材料:毡子。毡帽。毡靴。毡包(a.毡制的圆顶篷帐;b.毡制的包儿)。毡裘。

英文翻译


felt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氊、氈 zhān?
〈名〉
(1) (形声。从毛,占声。本义:加工羊毛或其他动物毛而成的块片状材料) 同本义 [felt]
氈,撚毛也。——《说文》
共其毳毛为毡,以待邦事。——《周礼·天官·掌皮》
(2) 又如:毡单(毡垫);毡布(指毛织成的布);毡车(以毛毡为篷的车子);毡衫(毡制的衣衫);毡屋(即毡帐);毡席(毡制的铺垫用具);毡帽(毡制的帽子);毡毯(毛毡制成的毯子)

[①][zhān]
[《廣韻》諸延切,平仙,章。]
亦作“氊1”。亦作“毡1”。
羊毛或其它动物毛经湿、热、压力等作用,缩制而成的块片状材料。有良好的回弹、吸震、保温等性能。可用作铺垫及制作御寒物品、鞋帽料等。

音韵参考

[平水韵]:下平一先
[国 语]:zhān
[粤 语]:zin1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下】【毛字部】 毡;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592第27
【正字通】俗氊字。詳氊字註。(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諸延切,音旃。【說文】撚毛也。或曰撚,執也,蹂也。蹂毛成片,故謂之氈。【釋名】氈,旃也。毛相著旃旃然也。【周禮·天官·掌皮】秋斂皮,冬斂革,共其毳毛爲氈。又【掌次】王大旅上帝,則張氈案。【疏】案謂牀也。牀上著氈,卽謂之氈案。【齊民要術】作氈法,春毛秋毛中半和用。秋毛緊强,春毛軟弱,獨用太偏,是以須雜。三月桃花水氈第一。凡作氈,不須厚大。唯緊薄均調乃佳耳。 通作旃。【前漢·王褒傳】荷旃被毳。【王吉傳】細旃之上。【蘇武傳】齧雪與旃毛。皆與旃同。 又叶之人切,音眞。【楊方·合歡詩】寒坐??肩氈。上叶身,下叶塵。(氈)考證:〔【周禮·天官·掌皮】共其毳皮爲氈。〕 謹照原文毳皮改毳毛。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相关词语

【文字分类】
A
B
C
D
E
  • e
  • F
    G
    H
    J
    K
    L
    M
    N
    O
  • ou
  • o
  • P
    Q
    R
    S
    T
    W
    X
    Y
    Z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