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文字

  • 拼音:zha
  • 注音:ㄓㄚˊ
  • 声调:阳平(二声)
  • 声调字母:a
  • 部首笔画:4
  • 简体部首:
  • 总笔划:5
  • 繁体字: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形声
  • 笔划顺序:横竖撇捺折
  • 【五笔86】SNN
  • 【五笔98】SNN
  • 【五行】
  • 【unicode】U+672D
  • 【四角号码】42910
  • 【仓颉】DU
  • 【GBK】D4FD
  • 【汉字编号】3532
  • 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汉语字典
  • 康熙字典
  • 字源字形


zhá ㄓㄚˊ
◎ 古时写字的小木筒:札记。
◎ 信件:手札。信札。
◎ 旧时的一种公文:札子。
◎ 夭死。

汉语字典

[①][zhá]
[《廣韻》側八切,入黠,莊。]
(1)古代书写用的小而薄的木片。
(2)用作纸的代称。
(3)书信。
(4)指函告。
(5)古代公文的泛称。下行文书。如诏敕、指令等。
(6)古代公文的泛称。谓手书诏敕、指令以谕文。
(7)古代公文的泛称。上呈奏折。
(8)书写。
(9)皮革。
(10)铠甲的叶片,多用皮革或金属制成。
(11)指革甲叶片的层。古代革甲叶片一般由七层皮革叠合制成。
(12)船桨。
(13)疫病。
(14)指遭疫病而死亡。
(15)灾荒。参见“札傷”。
(16)拔除。
(17)嵌。
(18)凹陷。
(19)刺。
(20)短矛。
(21)谓在某地住下。
(22)捆,绑。
(23)“炸”的俗借字。用油炸。
(24)指拇指与中指张开所量的长度。
(25)方言。谓手指伸开、张开。参见“札手風”。

音韵参考

[广 韵]:側八切,入14黠,zha,山開二入山莊
[平水韵]:入声八黠·入声十七洽
[唐 音]:jrat
[国 语]:zhá
[粤 语]:zaat3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札; 康熙笔画:5; 页码:页509第11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側八切,音紮。【說文】牒也。【徐曰】牒亦木牘也。【爾雅·釋器疏】古未有紙,載文於??,謂之??札。【中庸·方策註】??、札、牒、畢,同物而異名。札,木??之薄小者也。【釋名】札,櫛也。編之如櫛齒相比也。【前漢·司馬相如傳】請爲天子遊獵之賦,上令尚書給筆札。 又甲葉也。【左傳·成十六年】養由基蹲甲而射之,徹七札焉。 又夭死爲札。【左傳·昭四年】民不夭札。 又【釋名】撥水之櫂曰札,形似札也。 又【集韻】一黠切,音軋。報也。 又叶側瑟切,音櫛。【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 【正譌】俗作扎,非。考證:〔【左傳·成十六年】養由基蹲甲而射之,穿七札焉。〕 謹照原文穿改徹。〔【左傳·昭二年】民不夭札。〕 謹照原文二年改四年。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相关词语

【文字分类】
A
B
C
D
E
  • e
  • F
    G
    H
    J
    K
    L
    M
    N
    O
  • ou
  • o
  • P
    Q
    R
    S
    T
    W
    X
    Y
    Z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