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文字

  • 拼音:shā
  • 注音:ㄙㄨㄛ
  • 声调:阴平(一声)
  • 声调字母:a
  • 部首笔画:3
  • 简体部首:
  • 总笔划:10
  • 繁体字:
  •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造字法:形声
  • 笔划顺序:横竖竖捺捺横竖撇捺撇
  • 【五笔86】AIIT
  • 【五笔98】AIIT
  • 【五行】
  • 【unicode】U+838E
  • 【四角号码】44129
  • 【仓颉】TEFH
  • 【GBK】C9AF
  • 【汉字编号】4443
  • 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汉语字典
  • 康熙字典
  • 字源字形


suō ㄙㄨㄛˉ
◎ 〔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的块根称“香附子”,可入药。

汉语字典

[①][suō]
[《廣韻》蘇禾切,平戈,心。]
(1)草名。即莎草。
(2)莎木。生于我国南方各省,茎秆内藏有大量淀粉,可作粮食。
(3)通“蓑”。
[②][shā]
[《集韻》師加切,平麻,生。]
见“莎2雞”。

音韵参考

[广 韵]:蘇禾切,下平8戈,suō,果合一平戈心
[平水韵]:下平五歌
[粤 语]:saa1so1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莎;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033第32
【唐韻】【集韻】【韻會】蘇禾切【正韻】桑何切,??音唆。草名。【說文】薃侯也。一名侯莎。【爾雅翼】莖葉似三稜,根周匝多毛,謂之香附子。一名雀頭香。【博雅】地毛,莎?也。 又木名。【廣韻】似桄榔,其樹出麪。 又【前漢·馮奉世傳】莎車王萬年。【註】莎車,國名。 又亭名。【水經注】莎泉南流,水側有莎泉亭。 又【集韻】師加切,音沙。蟲名。【詩·豳風】六月莎雞振羽。 又宣佳切,音綏。挼莎,以手切摩也。【禮·曲禮】共飯不澤手。【疏】澤謂挼莎。又摩莎洓之,出其香汁。 又【韻補】莎草之莎,叶音綏。【馬融·廣成頌】鎭以瑤臺,純以金堤,樹以蒲柳,被以綠莎。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相关词语

【文字分类】
A
B
C
D
E
  • e
  • F
    G
    H
    J
    K
    L
    M
    N
    O
  • ou
  • o
  • P
    Q
    R
    S
    T
    W
    X
    Y
    Z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