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文字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声调:阴平(一声)
  • 声调字母:u
  • 部首笔画:4
  • 简体部首:
  • 总笔划:4
  • 繁体字:
  •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造字法:象形
  • 笔划顺序:撇折折捺
  • 【五笔86】MCU
  • 【五笔98】WCU
  • 【五行】
  • 【unicode】U+6BB3
  • 【四角号码】77407
  • 【仓颉】HNE
  • 【GBK】ECAF
  • 【汉字编号】6505
  • 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汉语字典
  • 康熙字典
  • 字源字形


shū ㄕㄨˉ
◎ 古代的一种武器,用竹木做成,有棱无刃。
◎ 戟柄。
◎ 古八体书之一:殳书(用于兵器上)。
◎ 姓。

汉语字典

[①][shū]
[《廣韻》市朱切,平虞,禪。]
亦作“杸1”。
(1)古代兵器。杖属。以竹或木制成,八棱,顶端装有圆筒形金属,无刃。亦有装金属刺球,顶端带矛的。多用作仪仗。
(2)秦书八体之一。
(3)古代船尾用以控制方向的工具。
(4)姓。见《书·舜典》。

音韵参考

[上古音]:侯部禅三母,zjio
[广 韵]:市朱切,上平10虞,chú,遇合三平虞常
[平水韵]:上平七虞
[国 语]:shū
[粤 语]:syu4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下】【殳字部】 殳; 康熙笔画:4; 页码:页584第17
〔古文〕杸【唐韻】市朱切【集韻】【韻會】慵朱切【正韻】尚朱切,??音殊。【說文】以杸殊人也。 又兵器。【周禮·夏官·司兵·掌五兵註】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釋名】殳,殊也。長一丈二尺,無刃,有所撞挃於車上,使殊離也。正義曰:《考工記》殳長尋有四尺。八尺曰尋,是丈二也。冶氏爲戈戟之屬,不言殳刃,是無刃也。【詩·衞風】伯也執殳,爲王前驅。 又戟柄之別名。【揚子·方言】三刃枝,南楚宛、郢謂之匽戟。其柄,自關而西謂之柲,或謂之殳。 又書法名。【前漢·藝文志】八體六板。韋昭曰:八體,六曰殳書。【歐陽詢·書法】殳書者,伯氏所職。文記笏,武記殳,因而制之。【說文序】七曰殳書。【徐鍇註】殳體八觚,隨其勢而書之,故八體有殳書。 又姓。 又打穀之架曰攝殳。【揚子·方言】僉,宋衞之閒謂之攝殳。【註】僉,今連架,所以打穀者。 从??。??音殊,鳥短羽也。與几案之几別。 又與??別。【佩觽集】殳,示朱翻,戈殳也。??,莫勿翻,沈也。考證:〔【釋名】殳,殊也。長一丈二尺,無刃,有所撞挃於軍上。〕 謹照原文軍上改車上。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相关词语

【文字分类】
A
B
C
D
E
  • e
  • F
    G
    H
    J
    K
    L
    M
    N
    O
  • ou
  • o
  • P
    Q
    R
    S
    T
    W
    X
    Y
    Z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