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文字

  • 拼音:c醥
  • 注音:ㄘㄠˊ
  • 声调:阳平(二声)
  • 声调字母:a
  • 部首笔画:4
  • 简体部首:
  • 总笔划:11
  • 繁体字:
  •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造字法:会意
  • 笔划顺序:横竖折横竖竖横竖折横横
  • 【五笔86】GMAJ
  • 【五笔98】GMAJ
  • 【五行】
  • 【unicode】U+66F9
  • 【四角号码】55606
  • 【仓颉】TWA
  • 【GBK】B2DC
  • 【汉字编号】2233
  • 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汉语字典
  • 康熙字典
  • 字源字形


cáo ㄘㄠˊ
◎ 等,辈:尔曹(你们)。吾曹。
◎ 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部曹(中国明、清两代各部司曹的通称,源于汉代曹史的简称,相当于郡守的总务长)。
◎ 诉讼的原告、被告两方。
◎ 姓。

汉语字典

[①][cáo]
[《廣韻》昨勞切,平豪,從。]
亦作“曺1”。
(1)诉讼的两方,即原告和被告。
(2)指诉讼的某一方。
(3)对;双;组。
(4)指相偶;相匹。
(5)成群;群集。
(6)指群体;众人。参见“曹好”、“曹惡”。
(7)等辈;侪类;同类。
(8)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或部门。
(9)称呼管某事的职官。
(10)陈旧;腐烂。
(11)古国名。西周诸侯国。周武王封弟振铎于曹,称曹叔振铎。建都定陶(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南),故地在今山东省菏泽、定陶、曹县一带。公元前467年为宋所灭。
(12)古国名。古西域国名。故地在今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撒马尔罕的北方和东北方一带。古为昭武诸国之一。参阅《隋书·西域传·曹国》、《新唐书·西域传下》。
(13)通“”。祭猪神。
(14)通“遭”。遇。
(15)姓。

音韵参考

[上古音]:幽部从母,dzu
[广 韵]:昨勞切,下平6豪,cáo,效開一平豪從
[平水韵]:下平四豪
[唐 音]:*dzhɑu
[国 语]:cáo
[粤 语]:cou4
[闽南语]:cho5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上】【曰字部】 曹;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502第13
【唐韻】昨牢切【集韻】【韻會】財勞切,??音漕。【說文】作??。獄之兩??也。在廷東,从?。治事者,从曰。【註】徐鍇曰:以言詞治獄也,故从曰。【前漢·成帝紀註】尙書四人爲四曹,成帝置五人,有三公曹,主斷獄事。【後漢·百官志】世祖分六曹。 又【詩·大雅】乃造其曹。【傳】曹,羣也。【朱傳】羣牧之處也。 又【史記·平準書】分曹循行郡國。【註】曹,輩也。 又【楚辭·招魂】分曹並進。【註】曹,偶也。 又國名。【詩·曹風譜】周武王封弟叔振鐸於曹,今濟隂定陶是也。 又姓。【姓氏急就篇】周武王封曹叔振鐸,後以國爲氏。 又【韻補】叶徂侯切。【楚辭·招隱士】禽獸駭兮亡其曹,王孫兮歸來,山中不可以久留。 又叶木何切。【蘇轍·嚴顏詩】斫頭除死子無怒,我豈畏死如兒曹。匹夫受戮或不避,所重壯氣吞黃河。【五經文字】??,經典相承,隷省作曹。《石經》作曺。考證:〔【說文】作??。獄之兩??也。在廷東,从?,治事者。〕 謹照原文於治事者下增从曰二字。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相关词语

【文字分类】
A
B
C
D
E
  • e
  • F
    G
    H
    J
    K
    L
    M
    N
    O
  • ou
  • o
  • P
    Q
    R
    S
    T
    W
    X
    Y
    Z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