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文字

  • 拼音:rǎng
  • 注音:ㄖㄤˇ
  • 声调:上声(三声)
  • 声调字母:a
  • 部首笔画:3
  • 简体部首:
  • 总笔划:20
  • 繁体字: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形声
  • 笔划顺序:横竖横捺横竖折横竖折横横横竖竖横撇折撇捺
  • 【五笔86】RYKE
  • 【五笔98】RYKE
  • 【五行】
  • 【unicode】U+6518
  • 【四角号码】50032
  • 【仓颉】QYRV
  • 【GBK】C8C1
  • 【汉字编号】6421
  • 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汉语字典
  • 康熙字典
  • 字源字形


rǎng ㄖㄤˇ
◎ 侵夺,偷窃:攘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耳父攘攘,而子证之”)。攘夺。攘窃。攘善(掠人之美)。
◎ 推,排斥:攘斥。攘除。攘夷(抵御外国侵略)。
◎ 烦乱:攘攘(纷乱)。扰攘。
◎ 捋:攘袂。攘臂。

汉语字典

[①][rǎng]
[《廣韻》如兩切,上養,日。]
[《廣韻》汝陽切,平陽,日。]
(1)止。
(2)驱逐;排斥;抵御。
(3)侵犯,侵夺。
(4)盗窃,窃取。
(5)开拓。参见“攘地”。
(6)容忍。参见“攘詬”。
(7)捋,揎。
(8)扰乱;纷乱。
[②][ràng]
[《廣韻》人樣切,去漾,日。]
退让;谦让。后作“讓”。
[③][ráng]
[《廣韻》汝陽切,平陽,日。]
(1)通“禳”。祈禳。
(2)通“穰”。众多,丰盛。参见“攘3攘”。
(3)通“躟”。疾行貌。
[④][níng]
[《集韻》尼庚切,平庚,娘。]
见“搶4攘”。
[⑤][xiǎng]
[《集韻》式亮切,去漾,書。]
通“饟1”。
馈食。

音韵参考

[广 韵]:汝陽切,下平10陽,ráng,宕開三平陽日
[平水韵]:下平七阳·上声二十二养
[国 语]:ràng,rǎng,níng,xiǎng,ráng
[粤 语]:joeng4joeng5

◎ 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中】【手字部】 攘; 康熙笔画:21; 页码:页463第11
〔古文〕??【唐韻】汝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如陽切,??音穰。【說文】推也。 又竊也。【書·呂??】奪攘矯虔。【禮·禮器】匹士太牢而祭,謂之攘。 又因其自來而取曰攘。【論語】其父攘羊。 又卻也。【禮·曲禮】左右攘辟。【周禮·秋官·禁殺戮】掌司攘獄者,遏訟者,以告而誅之。【註】攘,猶卻也。【疏】謂人有罪過,官有文書。追攝不肯受者。【齊語】西征攘白翟之地。【前漢·鄒陽傳】攘袂而正議。【註】攘袂,猶今人云捋臂。 又除也。【詩·大雅】攘之剔之。【疏】攘除翦剔。 又【揚子·方言】止也。 又【唐韻】如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汝兩切,??音壤。擾也。【前漢·??平傳贊】傾側擾攘楚魏之閒。 又【唐韻】【集韻】【韻會】人漾切【正韻】人尚切,??與讓通。遜也。【前漢·禮樂志】隆雅頌之聲,盛揖攘之容。【註】攘,古讓字。又【藝文志】道家者流,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 又【集韻】式亮切,賞去聲。與饟同。【詩·小雅】攘其左右。【箋】攘讀爲饟。 又【集韻】【韻會】??泥庚切,音獰。搶攘,亂貌。【前漢·賈誼傳】國制搶攘。【註】攘,女庚反。師古讀搶攘爲傖獰。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相关词语

【文字分类】
A
B
C
D
E
  • e
  • F
    G
    H
    J
    K
    L
    M
    N
    O
  • ou
  • o
  • P
    Q
    R
    S
    T
    W
    X
    Y
    Z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