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文字

  • 拼音:
  • 注音:ㄑㄩˇ
  • 声调:上声(三声)
  • 声调字母:u
  • 部首笔画:2
  • 简体部首:
  • 总笔划:8
  • 繁体字: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会意
  • 笔划顺序:横竖竖横横横折捺
  • 【五笔86】BCY
  • 【五笔98】BCY
  • 【五行】
  • 【unicode】U+53D6
  • 【四角号码】17440
  • 【仓颉】SJE
  • 【GBK】C8A1
  • 【汉字编号】0997
  • 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汉语字典
  • 康熙字典
  • 字源字形


qǔ ㄑㄩˇ
◎ 拿:索取。取书。取款。窃取。
◎ 选择:选取。取材。取景。取道。取样。
◎ 采用:采取。听取。吸取。可取。取精用弘。
◎ 得到,招致:获取。取经。取偿。取悦。
◎ 消去:取消。取缔。

反义词

英文翻译


adopt   aim at   assume   choose   fetch   get   take

英文翻译


adopt   aim at   assume   choose   fetch   get   take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下】【又字部】 取; 康熙笔画:8; 页码:页166第04
【唐韻】七庾切【集韻】【韻會】【正韻】此主切,??娶上聲。【說文】捕取也。从又耳。【玉篇】資也,收也。【廣韻】受也。【增韻】索也。【禮·儒行】力行以待取。【史記·魯仲連傳】爲人排難解紛,而無取也。【管子·白心篇】道者,小取焉則小得福,大取焉則大得福。又【韻會】凡克敵不用師徒曰取。又【前漢·王莽傳】考論五經,定取禮。【註】師古曰:取,讀曰娶。又【集韻】【韻會】【正韻】??逡須切,音趨。【集韻】取慮,縣名,在臨淮。又【集韻】雌由切,音秋。【前漢·地理志】??留浚儀。【註】師古曰:取慮,縣名。音秋盧。取又音趨。又【集韻】【韻會】【正韻】??此苟切,音趣。【杜甫·遭田父泥飮詩】今年大作社,拾遺能住否。呌婦開大瓶,盆中爲吾取。感此氣揚揚,須知風化首。又【正韻】索也。【詩·小雅】如酌孔取。【箋】謂度所勝多少。又【六書本義】??通用伸,伸通取。訓索,取轉聲,與娶趣字同。又【古文奇字】朱謀?曰:古文取,疑當从与聲。人與而我取也。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相关词语

【文字分类】
A
B
C
D
E
  • e
  • F
    G
    H
    J
    K
    L
    M
    N
    O
  • ou
  • o
  • P
    Q
    R
    S
    T
    W
    X
    Y
    Z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