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纰
(紕)
pī ㄆㄧˉ
◎ 布帛丝缕等破坏散开:线纰了。把这一团毛线纰开。
● 纰
(紕)
bǐ ㄅㄧˇ
◎ 古代中国西北少数民族所织的兽毛布。
[①][pí]
[《廣韻》符支切,平支,並。]
“辟5”的被通假字。“纰1”的繁体字。
(1)在衣冠或旗帜上镶饰缘边。
(2)指冠服等的缘饰。
[②][pī]
[《廣韻》匹夷切,平脂,滂。]
“纰2”的繁体字。
(1)谓丝织物稀疏。
(2)谓布帛欲坏时丝缕松散。
(3)疏忽;谬误。
[③][bǐ]
[《集韻》補履切,上旨,幫。]
“纰3”的繁体字。
古代氐族人制的兽毛织物。参见“紕3罽”。
[上古音]:脂部并母,biei
[平水韵]:上平四支
[粤 语]:pe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