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文字

  • 拼音:p鑙
  • 注音:ㄆㄟˋ
  • 声调:去声(四声)
  • 声调字母:e
  • 部首笔画:4
  • 简体部首:
  • 总笔划:10
  • 繁体字: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原为形声
  • 笔划顺序:捺横折撇撇横横竖折竖
  • 【五笔86】YTGH
  • 【五笔98】YTGH
  • 【五行】
  • 【unicode】U+65C6
  • 【四角号码】08227
  • 【仓颉】YSOJB
  • 【GBK】ECB7
  • 【汉字编号】4627
  • 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汉语字典
  • 康熙字典
  • 字源字形


pèi ㄆㄟˋ
◎ 古代旗末端状如燕尾的垂旒。
◎ 泛指旌旗。

汉语字典

[①][pèi]
[《廣韻》蒲盍切,去泰,並。]
亦作“斾1”。
(1)古代旐末状如燕尾的垂旒。
(2)借喻累累的花蕊。
(3)泛指旌旗。
(4)指春秋时晋楚的前军。后亦泛指军队。
(5)前军车辆。亦泛指车驾或车辆。

音韵参考

[上古音]:月部并母,bat
[广 韵]:蒲蓋切,去14泰,bèi,蟹開一去泰並
[平水韵]:去声九泰
[唐 音]:bhɑ?i
[国 语]:pèi
[粤 语]:pui3

◎ 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下】【方字部】 旆;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483第08
【唐韻】【集韻】【韻會】??蒲蓋切,音沛。【說文】作旆。繼旐之旗也,沛然而垂。从?,??聲。【爾雅·釋天】繼旐曰旆。【註】帛續旐,末爲燕尾者。【釋名】雜帛爲旆,以雜色綴其邊爲翅尾也。將帥所建,象物雜也。【詩·小雅】白旆央央。【傳】白旆,繼旐者也。【左傳·昭十三年】建而不旆。【註】旆,游也。 又【詩·小雅】彼旟旐斯,胡不旆旆。【傳】旆旆,旒垂貌。【朱傳】旆旆,飛揚之貌。 又【詩·大雅】荏菽旆旆。【傳】旆旆然長也。 又【集韻】蒲掇切,音跋。義同。 又【韻補】叶蒲枚切。【??琳·大荒賦】華蓋建杠,招搖樹旆。攝提運杓,文昌承魁。旆原字从?从??。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相关词语

【文字分类】
A
B
C
D
E
  • e
  • F
    G
    H
    J
    K
    L
    M
    N
    O
  • ou
  • o
  • P
    Q
    R
    S
    T
    W
    X
    Y
    Z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