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文字

  • 拼音:p鑙
  • 注音:ㄆㄟˋ
  • 声调:去声(四声)
  • 声调字母:e
  • 部首笔画:3
  • 简体部首:
  • 总笔划:8
  • 繁体字: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形声
  • 笔划顺序:竖折竖折撇竖折捺
  • 【五笔86】MHHC
  • 【五笔98】MHBY
  • 【五行】
  • 【unicode】U+5E14
  • 【四角号码】44247
  • 【仓颉】LBDHE
  • 【GBK】E0FA
  • 【汉字编号】3932
  • 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汉语字典
  • 康熙字典
  • 字源字形


pèi ㄆㄟˋ
◎ 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凤冠霞帔。

汉语字典

[①][pèi]
[《廣韻》披義切,去寘,滂。]
[《廣韻》敷羈切,平支,滂。]
亦作“被4”。
(1)古代妇女披在肩上的衣饰。
(2)用为披。
(3)裙。
[②][pī]
戏曲传统服装。剧中帝王、后妃、将相、官绅的便服。大领,对襟,水袖,左右胯下开衩,其颜色与图案花纹,因人物身份而异。女帔长仅及膝。

音韵参考

[广 韵]:敷羈切,上平5支,pī,止開三平支B滂
[平水韵]:上平四支·去声四寘
[国 语]:pèi
[粤 语]:pei3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中】【巾字部】 帔; 康熙笔画:8; 页码:页329第42
【唐韻】【集韻】【韻會】??披義切,音被。【說文】弘農謂帬帔也。【揚子·方言】帬,??魏之閒謂之帔。【廣雅】帬也。 又【玉篇】在肩背也。【釋名】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正字通】褙子也。省作背,以其覆肩背也。【南史·任昉傳】昉子西華,冬月著葛帔練裠。 又【廣韻】敷羈切【集韻】攀糜切,??音披。義同。 又【類篇】班縻切,音悲。同襬。關東人呼裙也。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相关词语

【文字分类】
A
B
C
D
E
  • e
  • F
    G
    H
    J
    K
    L
    M
    N
    O
  • ou
  • o
  • P
    Q
    R
    S
    T
    W
    X
    Y
    Z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