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文字

  • 拼音:guǐ
  • 注音:ㄍㄨㄟˇ
  • 声调:上声(三声)
  • 声调字母:i
  • 部首笔画:3
  • 简体部首:广
  • 总笔划:7
  • 繁体字:
  • 汉字结构:半包围结构
  • 造字法:会意
  • 笔划顺序:捺横撇横竖折捺
  • 【五笔86】YFCI
  • 【五笔98】OFCI
  • 【五行】
  • 【unicode】U+5E8B
  • 【四角号码】00247
  • 【仓颉】IJE
  • 【GBK】E2D1
  • 【汉字编号】3757
  • 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汉语字典
  • 康熙字典
  • 字源字形


guǐ ㄍㄨㄟˇ
◎ 置放,收藏:庋藏。缄庋。
◎ 放器物的架子:板庋。

汉语字典

[①][guǐ]
[《廣韻》過委切,上紙,見。]
[《廣韻》居綺切,上紙,見。]
(1)置放;收藏。
(2)搁置器物的板或架子。
[②][guì]
[《集韻》居僞切,去寘,見。]
亦作“庪2”。
(1)擎起,托出。
(2)指承托之物,如桥、阁道等。

音韵参考

[广 韵]:過委切,上4紙,guǐ,止合三上支B見
[国 语]:guǐ
[粤 语]:gei2gwai2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下】【广字部】 庋; 康熙笔画:7; 页码:页343第27
【廣韻】過委切【集韻】古委切,??音詭。【說文】本作庪。【玉篇】庋,閣也。【集韻】庋閣藏食物。【禮·內則】大夫七十而有閣。【註】閣以板爲之,庋食物也。【唐書·牛仙客傳】前後賜予,緘庋不敢用。 又【廣韻】居綺切,音剞。義同。 又與攱通。【集韻】攱或作庋。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相关词语

【文字分类】
A
B
C
D
E
  • e
  • F
    G
    H
    J
    K
    L
    M
    N
    O
  • ou
  • o
  • P
    Q
    R
    S
    T
    W
    X
    Y
    Z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