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昌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1988年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其独特的盔顶结构,更是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设计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
朝代:唐代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濛濛隔寒镜。是时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岳阳楼头暮角绝,荡漾已过君山东。山城苍苍夜寂寂,水月逶迤绕城白。荡桨巴童歌竹枝,连樯 查看原文
朝代:宋代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 查看原文
朝代:唐代
一卷疏芜一百篇,名成未敢暂忘筌。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七岁侍行湖外去,岳阳楼上敢题诗。如今寒晚无功业,何以胜任国士知。一第由来是出身,垂名俱为国风陈。此生若不知骚雅,孤宦 查看原文
朝代:唐代
南登岳阳楼,北眺长安道。不见升平里,千山树如草。骨肉在南楚,沈忧起常早。白社愁成空,秋芜待谁扫。常闻诗人语,西子不宜老。赖识丹元君,时来语蓬岛。 查看原文
朝代:明代
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空阔鱼龙气,婵娟帝子灵。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 查看原文
朝代:宋代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查看原文
朝代:宋代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
查看原文
朝代:唐代
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潴为七百里,吞纳各殊状。自古澄不清,环混无归向。炎风日搜搅,幽怪多冗长。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巍峨拔嵩华,腾踔较健壮。声音一何宏, 查看原文
朝代:唐代
楚望何苍然,曾澜七百里。孤城寄远目,一写无穷已。荡漾浮天盖,四环宣地理。积涨在三秋,混成非一水。冬游见清浅,春望多洲沚.云锦远沙明,风烟青草靡。火星忽南见,月硖方东迤。雪波西山来, 查看原文
朝代:宋代
洞庭之东江水西, 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 老木沧波无限悲。
查看原文
朝代:唐代
昔与张湘州,闲登岳阳楼。目穷衡巫表,兴尽荆吴秋。掷笔落郢曲,巴人不能酬。是时簪裾会,景物穷冥搜。误忝玳筵秀,得陪文苑游。几篇云楣上,风雨沉银钩。□□□□□,□□□沧洲。童儿待郭伋, 查看原文
朝代:宋代
鼎里坎离,壶中天地,满怀风月,一吸虚空。尘寰里,何人识我,开口问鸿濛。云中。三弄笛,岳阳楼外,天远霞红。笑骑黄鹤,暂过海陵东。拂袖呵呵归去,銮和玉佩,风响乔松。君若要,知吾踪迹,试 查看原文
朝代:宋代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 查看原文
朝代:宋代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杆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沈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 查看原文
朝代:元代
第一折(净扮酒保上,诗云)俺家酒儿清,一贯买两瓶。灌得肚儿胀,溺得膫儿疼。自家店小二是也。在这岳阳楼下开着一个酒店。但是南来北往经商客旅,做买做卖,都来这楼上饮酒。今日早晨间,我将这镟锅儿烧的热 查看原文
朝代:唐代
晨飙发荆州,落日到巴丘。方知刳剡利,可接鬼神游。二湖豁南浸,九派驶东流。襟带三千里,尽在岳阳楼。忆昔斗群雄,此焉争上游。吴昌屯虎旅,晋盛骛龙舟。宋齐纷祸难,梁陈成寇雠。钟鼓长震耀, 查看原文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