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独饮对辛盘,愁上眉弯。楼窗今夜且休关。前度落红流到海,燕子衔还。
书贴更簪欢,旧例都删。到时风雪满千山。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
注释
①辛盘:《风土记》:“元旦以葱、蒜、韭、蓼蒿、芥杂和而食之,名五辛盘,取迎新之意也。”
②书贴更簪欢:书贴,《荆楚岁时记》:“立春日,悉剪彩为燕以戴之,贴‘宜春’二字。”簪欢,立春日簪幡胜为欢。古时立春日,人们剪彩为小幡或胜(一种妇女头饰),插在头上。
【作品鉴赏】
《卖花声·立春》立春时节作者自酌独饮,抒发他穷愁不遇、寂寞悲怆的情怀
这首词写立春时节作者自酌独饮时的感受。立春一般都在春节前后,天气虽然仍较寒冷,但已透露出春归大地的气息。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象更新的开始,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就是对春天的赞歌。作者在立春日孤独地饮酒,一想到春天即将降临人间,便暂时忘却了心中的忧愁。词人在词作中抒发了他穷愁不遇、寂寞悲怆的情怀。
“独饮对辛盘,愁上眉弯。”开篇描绘词人立春独饮、愁闷孤寂的形象。辛盘,据《风土记》载:“元旦(即春节)以葱、蒜、韭、蓼蒿、芥杂和而食之,名五辛盘,取迎新之意也。”立春日乃新春伊始,故食以辛盘。“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孤身一人,“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辛盘独饮,因而愁上眉头。而这时作者想到的是“楼窗今夜且休关。”为什么呢?因为“前度落红流到海,燕子衔还。”他不仅把燕子看作故交,而且希望燕子衔回去年流逝的落红,由此可见词人的念旧深情和丰富的联想。
《卖花声·立春》清奇桀傲,不落俗径,立意清新,耐人寻味
“书贴更簪欢,旧例都删。”过片承上片独饮而出。书贴,据《荆楚岁时记》载:“立春日,悉剪彩为燕以戴之,贴‘宜春’二字。”簪欢,当指立春日簪幡胜为欢。据<梦华录:}载:“立春日,……士大夫家剪采为小幡,谓之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或剪为春蝶、春钱、春胜以为戏。东坡立春日亦簪幡胜过子由,诸子侄笑指云:‘伯伯老人亦簪幡胜耶。”’由于作者一人独处“独饮”,所以书贴、簪欢这些“旧例”就都省去了。加之,“到时风雪满千山”,虽已是立春时节,天气尚冷,尚有风雪。这是春天乍暖还寒气候的描写,也是作者孤寂、凄楚心情的写照。结旬“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是全词警句,也是哲理名言,显示了春天的永恒与个人在大自然中的渺小,二者形成强烈对比,宋人舒宣《一落索》词中“只应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句,用意相通。
黄景仁的词以真性情、真才气卓绝一世,“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包世臣《齐民四术》)其词嘉禾秀出,新警不凡,清奇桀傲,不落俗径。这首小令即显示了这些特色,立意清新,耐人寻味。
独饮对辛盘,愁上眉弯。
楼窗今夜且休关。
前度落红流到海,燕子衔还。
书贴更簪欢,旧例都删。
到时风雪满千山。
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