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赏析

《塞下曲》原文翻译及赏析(顾炎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赵信城边雪化尘,赵信城边冰雪正在消融,纥干山下雀呼春。纥干山下鸟雀呼唤着春风。即今三月莺花满,江南三月莺花已经满眼,长作江南梦里人。梦中人永远成为塞上的亡灵。

注释
①塞下曲:是古乐府旧题,原为 《出塞》、《入塞》,属汉乐府 “横吹曲辞”,多反映边塞征战之事,唐代人题为 《塞上曲》和 《塞下曲》。
②赵信城:古代匈奴境内的城,故址在漠寘 (狋犻á状)颜山 (今蒙古境内)。
③纥 (犺é)干山:今称纥真山,在山西大同市东。《五代史》中记当地民谣:“纥干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
④梦里人:语出陈陶 《陇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作品鉴赏】
《塞下曲》思妇的情思也暗喻着诗人的感情。明代灭亡后,诗人对故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此诗作于清顺治四年(1667) 。是朝灭亡的第四个年头,诗人以在春光明媚的季节,思妇怀念久戍不归的丈夫,来悼念为明朝战死的将士。全诗的格调沉痛悲哀,诗人选取了塞外的典型环境:冰雪开始消融,燕雀归来,莺花绽放,一年一度的塞北之春终于又来了。明媚的春光牵动了思妇的春情,独守空房已经不知多少年了,多么盼望和丈夫团聚呀,可是,思念的丈夫却已长眠塞外,永远成为思妇的梦中人了。春天并没给思妇带来快乐,反而引起她更大的伤痛,这令人痛心的悲剧使全诗充满了悲怆气氛。思妇的情思也暗喻着诗人的感情。明代灭亡后,诗人时时刻刻不忘故国:“长作江南梦里人”亦是诗人对明朝的哀悼,寄寓着诗人对故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寂寞街道′谁来领路”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

赵信城边雪化尘,纥干山下雀呼春。
即今三月莺花满,长作江南梦里人。

猜您喜欢的诗文:
顾炎武的名句: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