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共同倚靠照满秋色的栏杆上,残烟衰草景色最能牵动愁情。
秋风萧萧的吹起江心的波浪,好像当年祖逖过江的击楫声。
注释
①多景楼:在江苏镇江市丹徒县北固山甘露寺内,南朝宋代建筑。因唐朝李德裕有“多景悬窗牖”的诗句而得名。
②阑干:同“栏杆”。共:一起。凭:依靠。北宋宋祁《和十九日湖上与张集贤饯提刑张都官韵》:“共凭高榭眺云波,使节将归可奈何。”
③关情:动情、牵惹情怀。唐陆龟蒙《又酬袭美次韵》:“酒香偏入梦,花落又关情。”唐李白《江行晚泊寄湓城知友》:“孤舟相忆久,何处倍关情。”
④西风:秋风。
⑤楫(jí):划船工具。《晋书·祖逖传》载,西晋末,祖逖率领部曲南渡,船到长江当中,他“击楫中流”,发誓说:“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作品鉴赏】
《题多景楼》通过描写登楼所见景色,抒发忧国情怀
这首诗辞色壮烈,诗人慷慨报国之志,激越之情,激荡于字里行间。前二句写凭楼北顾,时值高秋,满目萧瑟,令人愁伤。“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这是李煜亡国后的沉痛体验。王琮登上多景楼时是秋天的黄昏,他看到的却是残烟衰草。并不是北国江山就没有更美的东西值得一提,而是作者眼中的北国是遭受金人践踏的北国,“最关情”点出了作者之所以满眼残烟衰草的原因,因为他眼中的景都带上了他的感情。其实就作者眼中所及的江北地区,当时仍然是南宋的土地。宋、金以淮河为界。江淮之间是宋、金缓冲之地。这两句“穷乎遐迩”,与王安石《桂枝香》中的“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但寒烟衰草凝绿”似有相仿,但王琮写得更深沉,有“黍离”之悲,不仅仅象王安石为了发古之幽思,而是将自己融入诗中。后两句用景物描写和用典相结合的手法来抒情,从江中风涛声里,仿佛听到当年祖逖中流击楫的慷慨誓言。东晋终于没有收复中原,祖逖不能实现壮志,他的慷慨誓言也只能“有如大江”,随着长江浪涛,呼吁至今。这是苟安和软弱的历史,发出千古悲愤的馀响。雄誓永存,壮士长逝,诗人缅怀祖逖,既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雄心壮志,也不乏有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那种感事、伤时、忧国的意味,其中还寄托着对南宋王朝的不尽忧愤。
即景咏怀,叹古讽今,是这诗显著特点。大概由于处于南宋初期的绍兴年间,朝廷苟安已成定局,而朝野主战臣民仍激愤慷慨。因此,这诗表达时代情绪,形象鲜明,语言简洁,而风格别有特色,舒而不展,言犹不尽。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