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那自由自在的白鸥问我:“怎么在这儿停舟?是被迫身留?若是愉悦心留,又为何愁云锁眉头?”江风拍打着船窗的小帘,灯影儿摇曳不休。独对孤灯闲影,冷清清、无聊赖,忆念旧时游。
呵!旧游呵,旧游!今日可否仍在心头?只记得花外有楼柳下系舟。梦魂呵,梦魂!梦魂儿飞不到,让寒水空自流。漠漠的黄云,将铁木棉衣湿透。都说没有人似我一般愁,今夜飞雪,有梅花似我一般愁。
注释
①《梅花引》是古代的词牌名,此调有两体,五十七字者,《中原音韵》注“越调”。一百十四字者,即五十七字体再加一叠,贺铸词名《小梅花》。
②白鸥(ōu):白鹭。
③身留:被雪所阻,被迫不能动身而羁留下来。
④心留:自己心里情愿留下。
⑤灯晕(yūn)舞:昏暗的灯光摇晃不定。
⑥旧游:指昔日漫游的伴友与游时的情景。
⑦漠漠(mò):密布的样子。
⑧黄云:指昏黄的天色。高适曾有诗“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⑨木棉裘(qiú):木棉为絮的冬衣。袭,毛皮衣服。
【作品鉴赏】
《梅花引·荆溪阻雪》表现了词人乘船阻雪于荆溪时的惆怅情怀,传达了对破家亡国的伤痛之情
上阕开端以白鸥发问引出下文,将词境带入虚幻。“心留”,则是心甘情愿地停留驻足、显然词人此时是因为受风雪所阻,才停泊靠岸,但他却未作正面回答,借白鸥之口传情,词境深幽自非直笔描写所能比。“风拍”几句中词人的视野从宽广的舟外转移到舟内。“冷清清”散发出孤独之意,因此才有“忆旧游”的情思。
下阕依然以设问开始,紧承上阕“忆旧游”。回忆总是美好的,“花柳楼,月下舟”,想当年一起结伴出游,小楼旁边景色宜人,都是花团似锦,柳树成荫,有时候还会月下驾着轻舟出去吟诗赋曲 然而,“梦也”几句使词人又被拉回到现实,这份寒意不仅让人身体备受折磨,更侵袭着人的内心,令人愁肠百结。“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以梅花自比,进一步烘托词人心境凄凉。都说傲雪寒梅,然而如此的寒夜,这梅花恐怕也难熬寒苦,与词人一样愁苦万分。
全词音节婉转流畅,诉说自然婉转,情思绵丽。词人开始两句以问而未答的方式,营造出一种虚境,以此衬托出内心真实的感受,笔法高妙。末尾以傲雪的寒梅不耐寒愁的设置,新意尽出,足见设景功力之深。
【名家点评】
清代文学家毛晋《竹山词跋》:竹山词语语纤巧,字字妍倩。
明末文学家魏丕植《解读诗词大家·2·宋代卷》:这首词的巧妙正在于它以白鸥发问,立意新颖,落笔不俗。在蒋捷的诗词中很少有这样的清妍之作,读过之后,令人耳目一新。
现代作家木斋《唐宋词评译》:蒋捷之词,尤以造语奇巧活泼,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此词即以奇巧为胜。上下片问句起兴,上片以白鸥发问,引发“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矛盾心境,并道出“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的景况。上下片之间,以顶针手法承上而下,接以三个“梦”字重复渲染词人的那种江山改颜、时过境迁、恍然如隔世的梦幻感、悲凉感。结以梅花比拟自己,与起首之白鸥呼应,衬托自我高洁之情怀。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