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群白鹭冲天起,西边泽畔任意翔。
我有嘉宾来助祭,也穿高洁白衣裳。
他在封国没人厌,在此也受人赞扬。
谨慎勤勉日复夜,美名荣誉永辉煌。
注释
⑴振:鸟群飞之状。鹭:白鹭,水鸟,白色,故又谓之白鸟。
⑵雝(yōng):水泽。一说为辟雍。
⑶客:指夏、商之后。周王以客待之,而不敢以为臣,故称“客”。戾(lì):到。止:语助词。
⑷斯容:此容,指白鹭高洁的仪容。
⑸恶:恶感,怨恨。
⑹无斁(yì):不厌弃。斁,厌倦,厌弃。
⑺庶几:差不多,此表希望。夙(sù)夜:指早起晚睡,勤于政事。
⑻永:长。终誉:即盛誉,恒久的荣誉。终,与“众”通,盛也。
【作品鉴赏】
《振鹭》记述前朝之后来大周王室助祭之行的乐诗,诗中将朝周助祭的微子与被商人珍视的白鹭相比
这是一首记述前朝之后来大周王室助祭之行的乐诗。全诗共八句,不分章,按诗意来分有四个层次。首二句“振鹭于飞,于彼西雝”,是以飞翔在天空的白鹭起兴,引出下文“亦有斯容”的描写。商人尚白,且是鸟图腾民族,通体羽色纯白的鹭鸟当被商人视为高洁神圣之物,它飞翔时优美的动势,栖止时从容的神态,今人且不免赞赏备至,何况是刚从原始自然神崇拜时代发展过来不久的商周人,它正是外在的美好仪表与内在的高尚精神完美统一的象征。
于是,三、四两句“我客戾止,亦有斯容”,周人将朝周助祭的微子与被商人珍视的白鹭相比,对他大加赞美。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昕,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因此孔子称赞他是殷“三仁”之一。在他被周王朝封到宋国后,对外尊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对内广施仁德,得到殷商遗民的拥戴,他的德行堪受称扬,自属当然。至于微子的风度仪容,虽说史无明文说他怎样潇洒俊美,但肯定是十分出色的,否则“亦有斯容”之句便有落空之嫌。
《振鹭》夸誉微子在宋国内外都有较融洽的人际关系,团结各邦各族,消释历史积怨,彼此和睦相处
下面五、六两句“在彼无恶,在此无斁”,是夸誉微子在宋国内外都有较融洽的人际关系。“在彼无恶”,是指微子在宋国之内受到殷民的拥护:“在此无斁”,是指微子朝周时受到热烈欢迎。这两句实际说明两个问题:微子作为被周所灭的殷商之后,在胜利者周天子面前,能够表现出不卑不馁的气度确实难能可贵;而作为胜利者的周王朝君臣,在微子面前,能够表现出不亢不骄的气度,对昔日的敌国之后以礼相待,善加照顾,也体现出一种恢宏博大的泱泱大国之风。
七、八两句“庶几夙夜,以永终誉”,许多解家都理解为对微子一人而言。就文本的深层语义来说,这两句应是对双方而言的。即作为失败者的后裔要坚持这种不卑不馁的精神,使亡国之族得到新生;而作为胜利者的周室君臣,也要永远保持这种不亢不骄的气度,团结各邦各族,消释历史积怨,彼此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才能“以永终誉”。
【名家点评】
宋代朱熹《诗集传》:“赋也。此二王之后来助祭之诗,言鹭飞于西雍之水,而我客不助祭者,其客貌修整,亦如鹭之洁白也,或曰兴也。”“彼,其国也。在国无恶之者,在此无厌之者,如是,则庶几其能夙夜,以永终此誉矣。陈氏曰:在彼不以我革其命而有恶于我,如天命无常,惟德是与,其心服也。在我不以彼坠其命而有厌于彼,崇德象贤,统承先王,忠厚之至也。”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