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的心与你相随共同乘上木兰舟,一直到达遥远的天南潮水的尽头。
隔着五岭你的诗章传到华山西麓,出了蓝关我的书信越过泷水急流。
险峰上驿路高悬被片片流云遮断,海涛汹涌浸蚀城根棵棵老树含秋。
总有一天狂风将把瘴气扫除干净,到那时月色明朗开始高照浪西楼。
注释
⑴韩潮州愈:即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时贬谪为潮州刺史,故称韩潮州。
⑵木兰舟:用木兰树造的船。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般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后常用为船的美称,并非实指木兰木所制。
⑶潮水:河流名,今名韩江,流经潮州。
⑷岭:指五岭。华岳:即西岳华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华岳本一山当河,河水过而曲行,河神巨灵,手荡脚蹋,开而为两,今掌足之迹仍存。”篇章:指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
⑸关:指蓝关。泷流:即泷水,自湖南流入广东,唐时称虎溪。
⑹驿路:驿道;大道。唐王昌龄《送吴十九往沅陵》诗:“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残云:零散稀疏的云。唐孟浩然《行至汝坟寄卢徵君》诗:“ 洛川方罢雪,嵩嶂有残云。”
⑺城根:犹城脚。一作“城闉(yīn)”。唐韦应物《酬秦徵君徐少府春日见寄》诗:“城根山半腹,亭影水中心。”
⑻瘴烟:湿势蒸发而致人疾病的烟气。
⑼浪西楼:潮州的一处楼阁,具体情况不详。
【作品鉴赏】
《寄韩潮州愈》描述自己与韩愈不同寻常的交情,抒写了真诚的友情
此诗一开头就表达了与韩愈不同寻常的交契,流露了一种深切的眷念和向往的心曲。首联“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两句笔力奇横,表现了忠臣遭斥逐,寒士心不平,甘愿陪同贬官受苦的深厚友情。
中二联直抒别后景况。颔联“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两句表明二人正是高山流水,肝胆相照。韩愈诗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贾岛则报以“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这是互诉衷曲之语。“悬”、“浸”二字,一高一下,富于形象。望不到尽头的驿路,盘山而上,好像悬挂在耸入云霄的峰峦上。这是途中景色。潮州滨海,海潮浸到城根,地卑湮湿,老树为之含秋。这是到任后的景色。“峰悬驿路”是写道路险阻;“海浸城根”则说处境凄苦。“残云断”内含人虽隔断,两心相连之意;“老树秋”则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慨。在物景烘托中透露作者深沉的关怀心情。
写到第三联,已把坚如磐石的友情推至顶峰,诗的境界也达到了高峰。第四联则荡开一笔,别开生面:“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月光如洗,天下昭然,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自将大白于天下。这里针对韩愈“好收吾骨瘴江边”一语,一反其意,以美好的憧憬结束全诗。
此诗首联写意,次联写实,三联写悬想,尾联写祝福,而通篇又以“此心”二字为契机,抒写了真诚的友情。八句诗直如清澄的泉水,字字句句皆从丹田流出。诗的语言酷似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的和诗,真是“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名家点评】
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先生作诗,不过仍是平常心思、平常律格,而读之每每见其别出尖新者,只为其炼句、炼字,真如五伐毛、三洗髓,不肯一笔犹乎前人也。一、二,只是言刻刻思欲买船来看;三、四,只是言刻刻疑有诗文见寄也。一解皆用头上“此心”二字,一直贯下(首四句下)。“残云断”、“老树秋”、言意中时望有此一夕也;风卷瘴烟,月明初上者,喻言必有天聪忽开、此心得白之日也。
胡以梅《唐诗贯珠》:局法高超,庸肤剥尽。起是单刀直入。下六言皆托言心到之境。
沈德潜《唐诗别裁》:起超(首二句下)。言韩之来书(“隔岭篇章”句下)。言己之寄书(“出关书信”句下)。
谭宗《近体秋阳》:许期高深,摅写缥缈,两俱极境,不可复形拟矣。
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起笔最奇。凡人寄诗,只言别后相忆耳,此独追至文公初贬时……次联方写今日事。
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超逸(首二句下)。
李锳《诗法易简录》:笔势突兀之至,然用法稍变。
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纪昀:起手十四字不可划断,笔力奇横。又云:意境宏阔,音节高朗,长江七律内有数之作。许印芳:沈归愚云:起笔超超元箸,三句谓韩寄诗与己,四句谓己寄书与韩。愚谓:五句束住自己一面,六句束住韩一面,结句紧跟六句来,但就韩言,而己之思韩即在其中,正应起处“心”、“到”二字,诗律精妙如此。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