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赏析

《隔浦莲荷花》原文翻译及赏析(黄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瑶妃香袜透冷,伫立青铜镜。玉骨清无汗。亭亭碧波千顷。云水摇扇影。炎天永。一国清凉境。
晚妆靓。微酣不语,风流幽恨谁省?沙鸥少事,看到睡鸳双醒。兰棹歌遥隔浦应。催暝。藕丝萦断归艇。
 

【作品鉴赏】
《隔浦莲荷花》描绘了一幅夏日荷花亭亭玉立丁碧波之上的画面

上片,词人满怀着温柔,描写了夏天白昼的荷花。“瑶妃香透袜冷,伫立青铜镜”,作者一开头便以瑶妃的清香秀美喻荷花之冰洁高雅,仿佛它正伫立于铜镜前左右顾盼,婀娜多姿。接着,词人描写了荷花的茎叶以及叶下之水:“玉骨清无汗,亭亭碧波千顷。”荷茎如清凉无汗的“玉骨”,令人一见,便顿生凉意。至于荷叶则绿意盎然,亭亭伫立于层层碧波之上,绵延一浦;“云水摇扇影”,湖水洁净清新,微微荡漾着,荷叶的倒影如扇子随水波轻轻摇动。此情此景,在炽热如火,昼长日永的盛夏里,不就构成了“一国清凉境么?
下片,词人略带忧愁,叙述了傍晚的荷花。夕阳西下,夜幕渐临,荷花仍“晚妆靓”,楚楚动人。可它“微酣不语,风流幽恨谁省?”即使有万方仪态、千种风情,却无人知,无人问。而相对照的却是“沙鸥少事,看到睡鸳双醒。”汀洲上的沙鸥早已栖息,悠闲得没有什么事儿,便偷偷看那睡鸳双双醒来又相互依恋的情景。它们似乎都非常满足。至于人们呢?已是“兰棹歌遥隔浦应。”他们划着船儿逐渐离去,只有相互应和的歌声还不断飘来。
 

《隔浦莲荷花》这首借物言情(或托物抒怀),流露了词人不为人知,不为人解的孤独苦闷之情
人说“销魂最是黄昏”,而荷花啊却无处诉情愫,这怎么不让它更添幽恨呢?“催暝”,一切的一切都似乎在催促夜晚早来;“藕丝萦断归艇”游人远去,而荷花心中的藕丝还在缭绕,仍牵系着归去渐远的船儿。这首词实为借物言情,词人在赞美荷花冰清玉洁,香透四周的同时,把自己不为人知,不为人解而生的愁闷寓于其中。
白天,一浦荷花自是“一国清凉境”,固然为人青睐;到了傍晚,荷花仍是千娇自媚,别有一番风姿,但此时已是人去浦空、舟远歌遥,谁还顾怜呢?如此道来,词人内心深处先还为人赏识,后却因故受到排斥而顿生的晚景苍凉之感,不就从中透露出来了么!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前路莫无知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黄载
黄载:词作家,具体生平不详,诗词以描写山水、花鸟为主,类似于唐代的田园派。全宋词收录其词五首《画锦堂》(牡丹)、《隔浦莲》(荷花)、《洞仙歌》、《孤鸾》、《东风第一枝》(探梅),其中以《隔浦莲》荷花最为出名。...

瑶妃香袜透冷,伫立青铜镜。玉骨清无汗。亭亭碧波千顷。云水摇扇影。炎天永。一国清凉境。
晚妆靓。微酣不语,风流幽恨谁省?沙鸥少事,看到睡鸳双醒。兰棹歌遥隔浦应。催瞑。藕丝萦断归艇。

 

 

猜您喜欢的诗文:
黄载的名句: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